七月中下旬,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探访塞北长城,担当绿色青春使命”团队踏上了内蒙古巴彦淖尔这片辽阔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以“山水此相逢,绿意生态美”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基层,走进自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探访三盛公水利枢纽: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
抵达巴彦淖尔后,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三盛公水利枢纽。这座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工程,见证了黄河儿女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辉煌历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水利枢纽的各个部分,深入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历史背景。站在雄伟的闸桥上,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同学们不禁感叹于人类智慧的伟大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母亲河,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领略现代农业的魅力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河套灌区作为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其先进的灌溉技术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中心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同学们对现代农业灌溉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了解到,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应用,河套灌区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次参观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他们投身农业法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

走访富强村:普法宣传温暖人心
18日上午,实践团队深入富强村进行走访调研。他们走进农户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法律需求。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法律问题,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和讲解。同时,他们还向村民发放了普法宣传资料,引导他们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淳朴和热情,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决心和信念。

联谊活动:搭建校际交流的桥梁
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增进友谊,实践团队还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共同举办了一场联谊活动。活动中,两校学生相互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共同分享了社会实践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通过才艺展示等环节,大家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此次联谊活动不仅为两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参观学习、走访调研和普法宣传等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他们不仅领略了塞北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锤炼了意志。此次“探访塞北长城,担当绿色青春使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的锻炼和考验,更是一次对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深刻诠释。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学生们将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