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木球:点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陈汉澄:驻汕尾陆丰市博美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兼驻点石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从担忧到信任
陈书记说:“我是陆丰人,我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1年,当他接到学院的助镇帮扶通知后,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初到点石村,陈书记内心充满了担忧:害怕做不好,担心无法融入,更忧虑村民们不会信任自己。然而,他深知,唯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真正为家乡带来改变。于是,陈书记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细致了解村民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的真诚和耐心最终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份信任成为他推动村庄发展的坚实基础。
绿色希望的领航者
林木球书记作为点石村的领头人,他不仅有着种植脐橙的远见,更有着将点石村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重点建设村的决心。在他的努力下,点石村开始发展脐橙产业,脐橙园从200多亩地逐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翻番增长。林木球书记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不仅为点石村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他的领导和贡献,让点石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点亮乡村经济
点石村的集体产业曾非常薄弱,唯一的萝卜产业园依赖对港销售,但随着国内大规模种植萝卜,经济开始大幅下滑。一次偶然的机会,来自江西的胡教授发现点石村的土壤富含稀有金属,建议种植高经济作物——脐橙。起初困难重重,村里缺乏土地、企业和资金。陈书记通过广泛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了“村经济联合社+返乡乡贤+种植大户+江西种植团队”的四方控股模式,打造脐橙产业。从200亩地到7000多棵脐橙树,收益从6万元增长到8万元,再到后来的15万元,三年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显著增长。通过发展电商,村里创新了“脐橙按棵卖”的销售模式,将整棵树的脐橙直接交到买家手中,大大提升了销售量。
汇聚社会力量
两位书记深知,乡村振兴不是孤立的战斗,而是需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在他们的努力下,点石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通过与乡贤的沟通和交流,激发了他们对家乡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乡贤们纷纷慷慨解囊,为点石村的脐橙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志愿者参与到点石村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不仅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和支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确保点石村的脐橙产业能够得到政策上的优势和资源上的帮助。
乡村所需,我们所能
“村里慢慢好起来了,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鼎力支持下,陈书记和林书记带领村民新建了5个公园和11条道路,改善了村道泥泞不堪的状况。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也显著提升,点石小学的新生人数从13人增加到45人,教学质量也从全镇倒数第一提升到了前三名。家长们纷纷表示,如今村里的小学条件优越,他们也更放心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让村里的年轻人都成为“CEO”“文旅星”
随着村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发展,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人人都成为了村里的“CEO”和“文旅星”。陈书记和林书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来体验点石,感受乡村的美丽和活力,共同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采访总结
此次采访,我们不仅见证了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还感受到了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陈书记和林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不仅带领着乡亲们在农业现代化、教育普及、医疗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我们希望通过书记的视角,深入了解点石村在三下乡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次对话,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