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百村支书,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绽放田野希望。近日,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们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组成多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一线,用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实践团队涵盖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他们带着对乡村的深情厚谊和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踏上了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在安徽省淮北市的芦荡村,来自淮北师范大学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许存洁与张逸飞,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围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影像拍摄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办法。
1.产业调研,精准施策
在芦荡村,淮北师范大学的许存洁详细了解了该村自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以来,如何依托自身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情况。他们深入蔬菜大棚养殖基地、瓜蒌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等,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基地采用的全面滴灌技术和机械自动化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引入文旅公司资源,打造以情景剧体验、小剧场观影等创新型研学体验营,同时加强特色产业的线上宣传,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芦荡村,社会实践团成员与村主任李涛深入交流,了解了该村作为精品示范村如何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发展经验。他们实地参观了乡村的规划设计、重点项目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等情况,并就群众收入来源、房屋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团成员孙磊同学提出,可以参考各地精品示范村的建设经验,优化乡村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开发精品文旅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特色农文旅融合产业。
2.知识宣讲,惠及民生
除了产业调研外,淮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团队还积极开展各类知识宣讲活动,将科技、文化、健康等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的芦荡村,我们淮北师范大学的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为当地中老年群体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宣讲活动。他们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PPT展示,向村民们讲解了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发霉变质食品及农药残留的危害等知识,引导村民们学会合理搭配、健康饮食。
此外,淮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团成员们还针对乡村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在芦荡村幼儿园,其中张逸飞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动画播放,向小朋友们普及了暑期防溺水、防雷电与防中暑相关知识;在上河社区的时候,他们则面向老年群体普及防养老诈骗知识,有效提升了村民们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3.科技赋能,智慧兴农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大学生实践团队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智能科技引入乡村农业生产中。在安徽省淮北市芦荡村,淮北师范大学的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通过详实生动的讲解和案例展示,向村民们阐述了数字化新农具在当今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他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农田管理的“天上看、云里算、掌上管”,以及智能灌溉系统如何根据作物需水情况实现精准供水等先进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展示让村民们眼界大开,深切感受到了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
4.红色精神,激励前行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红色精神始终是激励大学生实践团队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川梁沟峁里,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追忆红色历史·凝聚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参观了陈家坡会议旧址和照金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的艰辛与英勇,坚定了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这些红色教育不仅提升了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结语
青春的力量在乡村的田野上绽放着希望的光芒。大学生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不仅为乡村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