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0时,西安科技大学“挺膺担当、能源报国”晋陕蒙能源基地实践团来到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陕煤曹家滩煤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繁杂且精妙的“进化征程”—战略的科学谋划、技术的不断突破、人才的悉心培养、智慧矿井的落成,作为全国单井产能最大矿井,陕煤曹家滩煤矿终将成为“世界卓越煤矿”。
在该公司领导团队的陪同下,实践团与公司领导在会议室顺利举行了交流会和隆重的揭牌仪式。借由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王军对煤矿的详细介绍,实践团成员们得以深入了解曹家滩煤矿的经营现状。他特别强调,曹家滩煤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先”的原则,努力营造让工人们可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环境。通过积极落实“三字经”安全理念,有效强化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这些掷地有声的口号不仅代表了曹家滩煤矿人的具体行动,更彰显了公司对员工、社会和国家的庄重承诺。最后,能源学院团委书记万超与王军一起为西安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会后,王军带着实践团走进了位于公司科技交流中心的“樊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这100多平的房间里摆满了各项荣誉证书和创新成果,办公、学习、培训以及试验设备一应俱全。据介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便获得了22项发明专利,五小创新100多项,并大范围推广使用。
紧接着,实践团移步到智慧图书室进行参观,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整齐的书籍,以及在此读书的公司员工。据悉,这间图书室中藏有图书7000余册,包含了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书籍,并且公司时常会举行线上或线下的读书会。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一座巨大且精美的煤矿地面建筑沙盘模型前,讲解员为实践团介绍各区域的划分及功能运行。
实践团一行在公司各领导的陪同下走入智能调度中心。讲解员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为实践团成员一一讲述各控制画面所传达的信息及功能,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智能化矿井的认识。
在VR演示厅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们积极踊跃尝试,有“动感影院”模拟井下真实环境以及各种可能突发的紧急情况、“安全急救”心肺复苏按压救助重伤昏迷人员等。超逼真身临其境的体验,强化了实践团成员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应急处理救援能力。
实践团一行参观了曹家滩矿业公司的健身房,通过形形色色的健身器材与良好的运动环境感受到了员工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员工健康的重视和关心。在曹家滩煤业有限公司的智慧食堂,实践团了解了其自助取餐模式,员工可以按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菜肴,系统还会利用员工录入的健康数据提供就餐建议,确保营养均衡。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煤炭装车点和疏干水调节池项目,感受到了项目的规模、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疏干水调节池项目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水池面积16500平方米,蓄水量达到43000立方米,池中有着各色各样的绿植以及形态各异的鲤鱼。公司在该项目上坚持“生态绿化”设计理念,已经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实现了矿井疏干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