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至19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赴黄山市歙县“墨香拂古训,自新诉今情”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寻徽墨歙砚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我们团队背上行囊走进黄山歙县,开启寻墨之旅。
7月18日,我们参观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内的展品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徽州的历史发展脉络,还领略了徽派建筑、徽州雕刻、绘画、徽墨等的独特魅力,就像是走进了那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水墨徽州。接着参观了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歙砚作品“一带一路“和”众志成城“,通过将歙砚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厚底蕴。胡秋生馆长谈到:”一辈子坚持一件事情是很幸福的“,在他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大国工匠的情怀与担当。正是因为他对歙砚的热爱和不断的创新,才使得歙砚雕刻技艺代代相传。

图为胡秋生馆长介绍歙砚作品“众志成城”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柴永铸 供图
7月19日,我们走进了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我们目睹了墨从烧制松烟到成型干燥,每一步都需要工人师傅精心制作。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了给墨胚描金,虽然手法生疏,但却饱受熏陶。王建画家现场用徽墨作画写字,墨分五色,一派水墨徽州。随后我们参观了项式徽墨展馆,对着陈列的徽墨作品,项德胜大师告诉我们:一两黄金一两墨。好墨金不换。

图为工人师傅打磨原石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章成凯 供图

图为王建画家用徽墨作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章成凯 供图

图为项德胜大师讲解徽墨藏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章成凯 供图
旅程结束后,我们陶醉于徽墨文化的独特深厚,同时感叹其制作和传承的艰辛。作为化工学子,我们应当发挥专业特长,为徽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