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畲和之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宁德福州漳州等地调研
7月10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畲和之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正式启程。“畲和之旅”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松山镇的竹里村和八井村、以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新厝畲族村,深入探究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7月11日,“畲和之旅”的宁德分队实践队在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展开了深入的调研。这个畲族文化浓郁的古村落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历史遗迹著称。实践队队员在村里参观了畲族传统民居,体验了畲族传统服饰,并深入了解了畲族的银饰工艺和织锦技术。
在畲族民俗博物馆,实践队队员有幸与馆长雷其松会面,并深入探讨了畲族婚俗的流程与意义。雷其松详细解说了畲族婚礼的每一个环节,让实践队队员对畲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午,实践队队员实践队品味了半月里村的特色畲族美食,并参观了村内的文化广场、妈祖庙以及畲族武术馆。
在村内的党政服务中心,实践队队员与半月里村驻村书记雷丽丽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聆听了她对乡村振兴和村民福祉的思考与规划。雷丽丽提到,如今半月里村正在创新旅游方式,例如培训村民们成为民俗表演人员、发展畲族美食制作体验项目、畲族服饰体验项目等,来承接各地而来研学、旅游的游客,以达到半月里村文旅新业态。
7月12日,实践队福州分队抵达了罗源县八井村。这个群山环抱的村落不仅风光旖旎,还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着“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实践队队员在八井村妇女主任雷灼芳的热情接待下,参观了畲族历史记忆馆和畲族技艺传承馆,深入了解了畲族的起源、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随后,实践队队员还同八井村居民进行了有关“畲乡文化的传承与特色发展”的调查问卷采访,并与原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驻八井村第一书记郑世豪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对八井村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次日,实践队队员抵达竹里村,这个传统畲族名村拥有非遗、文创和研学三张“名片”。在竹里村文员杨婷婷的陪同下,实践队队员参观了竹里村畲族服饰传承示范基地,观看了畲族服饰及配件的展示,并目睹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兰曲钗制作畲服的过程。此外,实践队队员还参观了谷仓画院和竹朴乡畲院,对畲族的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当日中午,实践队队员采访了八井村畲族医药第六代传承人雷伙英和畲族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雷桃俤,了解了畲医药的独特魅力和传承发扬情况。随后,实践队队员还与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可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八井村未来以畲医药为特色项目的发展规划。
7月14日,实践队队员在带队老师国际商务学院辅导员叶安妮的带领下,来到了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新厝畲族村,采访了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新厝村党支部书记蓝加强。蓝加强书记热情地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了新厝村的历史和畲族文化的现状。他提到,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新厝村的畲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我们村的畲族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他说,“我们通过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我们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培养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
随着“畲和之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松山镇的竹里村和八井村、以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新厝畲族村的深入调研圆满结束,实践队队员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从畲族历史记忆馆的丰富文物到技艺传承馆的精湛工艺,从畲族服饰的绚丽多彩到医药非遗的深厚智慧,每一步都让实践队队员深深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生命力与魅力。
“青春助力畲文化,籽籽同心耀中华”,通过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松山镇的竹里村和八井村、以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新厝畲族村的学习参观以及与非遗传承人的深入交流,实践队队员不仅品尝了畲族的传统美食乌米饭,学习了畲族语言,更体验了畲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些珍贵的文化体验让实践队队员对畲族文化不仅局限在线上调研,更有了切身的感受。他们对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满了敬意和期待,并表示将把这次宝贵的文化体验带回学校和社会,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畲和之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畲和之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