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了解、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琼花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前往扬州琼花观以及非遗珍宝馆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感受快节奏时代下的宁静致远。
琼花观,旧称蕃釐观,始建于西汉元延二年。最初是供奉主管万物生长的后土女神的后土祠。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釐观”,后因观内有一株琼花,又称“琼花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琼花观不仅是扬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7月15日,“琼花缘”团队在琼花观参观
通过欣赏三清殿、无双亭、玉钩古井等建筑,以及专业人士的详细讲解,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琼花观融合了传统中国园林式布局以及汉唐时期的独特建筑特色,惊叹于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亲眼见证了琼花观的悠久历史。琼花观的文物展览馆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主要包括:(1)石刻:包括唐、宋时期的石刻,内容涉及佛教、道教等方面,是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2)经书:记录了琼花观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道教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佛像: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和变迁。通过参观展览馆,团队成员更深入地了解琼花观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此同时,琼花观内关于“隋炀帝看琼花”的传说故事,也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时至今日仍能感受到琼花观的独特韵味,这离不开专业人士对历史文物的修缮。近年来,琼花观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了石坊、观门、大殿、廊房、琼花台、无双亭、聚琼轩、玉钩井等,使得这一胜迹重现旧貌。这些修复工作不仅重现了琼花观的历史风貌,同时也为本次暑期实践团队研究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琼花文化的场所。
通过参观汇聚扬州工艺美术馆、中国玉器博物馆、扬州漆器馆和中国剪纸博物馆精品馆藏的扬州非遗珍宝馆,团队成员直观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馆内趣味性的互动投影刊刻《全唐诗》,使团队成员亲身体验扬州雕版印刷的辉煌历史和技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
图为7月15日,“琼花缘”团队在扬州非遗珍宝馆参观
“每一座古老的建筑、每一棵古树、每一朵鲜花,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智慧。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它们,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历史的魅力。”团队成员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