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7月25日讯】 (通讯员:黄文翔、康荣烨)为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方针,大兴调查研究,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闽台微塑料治理队于2024年7月24日上午 ,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康荣烨同学的带领下去往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漳州水技站)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为改善现实渔业养殖存在的问题,推动产教融合提交青春答卷。
渔业养殖作为作为典型的海洋经济模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活动中的生态环保问题、食品安全(抗生素)、经济效益等等问题也持续困扰着相关政府和企业。比如微塑料的污染问题,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养殖水体,对养殖生物造成生理和生殖上的负面影响,影响其健康和生长,甚至可能通过生物积累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闽台微塑料治理小队的成员们在局里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现代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负责人的帮助下深入了解了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记录,其中主要的几个问题便包括养殖过程中过量投加抗生素,产品存活率不高,养殖环境污染等。其中提到的微塑料污染不仅威胁到养殖生物的健康,还可能通过污染的水质影响养殖效率,增加养殖成本,甚至导致养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后续研讨会上,小队成员们积极发言,就所记录的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在如何改善养殖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最终与漳州渔业局达成合作并签署了“
水产养殖微塑料净化装置”研发与转化的合作意向。据悉,该装置主要用于养殖水环境微塑料净化,并可消除内环境致病菌从而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此次签约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人才、创新驱动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一次深化
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漳州渔业局方面也指出: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以实现渔业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还能提高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闽台微塑料治理小队此次漳州海洋与渔业局之行,充分展现了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所能带来的能量。学生们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和现代科技赋能渔业,推动产教融合的行为值得肯定。同时,学会在实践中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定执行的能力对于闽台微塑料治理小队的每个成员都弥足珍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闽台微塑料治理队 责任编辑:陈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