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领航,筹备奠基
此次实践活动在校级立项资助的支持下,特别强调了青年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专任教师、中共党员方翔、唐冬平、唐波涛、赵毅、蔡仙、徐颖颖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团队参与,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实践团走访律所的筹备阶段,青年教师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不仅为团队成员铺设了坚实的法律知识基础,还在交流访谈方面给予了学生们中肯的建议。在这些青年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深入思考了拆迁安置背后的法律逻辑与社会价值,提高了自身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对接下来的走访律所的实践环节形成了明确的目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交流学习
律所对话,智启新思
实践团来到上海海华永泰(苏州)律师事务所、江苏苏站律师事务所和江苏明台律师事务所,与专业律师就核心话题展开交流。律师们从法律条文的细微之处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拆迁安置房交易过程中合同签订的关键要素,特别强调了产权转移过程中需注意的各类法律手续与风险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拆迁安置房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就如何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提出了专业建议。
企业调研,发展共谋
为更全面地了解拆迁安置房的实际运作情况,实践团走进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分享了公司拆迁前安置房项目开发、建设及分配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深入剖析了拆迁安置房分配过程中的复杂性与灵活性,特别是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通过与企业代表的接触与交流,同学们对拆迁安置房的建设标准、居住环境及居民满意度有了更系统深入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吴中地产集团合影

图为吴中区房屋征收搬迁补偿安置房票
法院参访,实践微探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感受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法院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答疑,并详细介绍了拆迁安置房交易案件的审理流程,解释了裁判原则的制定依据和适用条件。此外,法官结合苏州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拆迁安置房交易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和防范措施,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法律实务经验。通过法官的耐心解答与互动,同学们对司法实践中如何保护购房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拆迁安置房交易领域的法治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为学院法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社会热点,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实践团成员获得了宝贵的知识积累,也为推动拆迁安置房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关注拆迁安置房交易问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