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永泰特色农业,深入探索永泰独特的产业模式,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夏”乡“助”梦实践队于2024年7月10日至17日在福建永泰开展了暑期实践。

图片1
在7月10日至11日两天的实践中,实践队分别前往了福建省档案馆、中共福建省委纪念馆和莒口村,回顾了党领导人民不懈斗争的光辉历程,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了解了革命传统教育在当地开展的成功。队员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实践队后续开展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2

图片3
7月12日,实践队前往参观葛岭产业园,在陈清总经理的介绍下了解产业园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此后,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园内的汇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无人机在永泰农业运用中的痛点所在。队员认识到,只有当企业、政府与民众三方携手并进,形成合力,新兴农业科技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4

图片5
7月13日,实践队在村干部陈雄带领下走访太原农产品商户。当地特色蜜饯采用手工生产和工厂规范化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让特色农产品售往全国各地。实践队队员意识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图片6
7月14日,实践队深入嵩口古镇,在道南村村书记的引导下,拜访了竹编手艺人,漫步至古渡口,感受了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变迁。此后,实践队围绕“古厝修复”、“竹编传承”及“乡村振兴”三大主题,对村书记进行了访谈。在村书记的讲述中,队员们意识到,传承发扬历史文化是青年一代责无旁贷的使命。
7月15日,在探访爱荆庄的过程中,老一辈的讲述尤为动人:爱荆庄曾一度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但在返乡青年的努力以及永泰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爱荆庄得以重焕历史的韵味与光彩,以独特的庄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队员们感悟到,将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项目,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动力的上上之策。

图片7

图片8
7月17日,实践队来到了永泰“茶旅融合,以茶促旅”特色模式的实践典范——草木谷。实践队结合调研收获对卢贵云女士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永泰围绕爱荆庄和草木谷等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旅游线路。实践队经过调研后认为,茶旅融合模式不仅激发了沿线村落的经济繁荣,更提升了永泰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永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农特产品和文化特色,不断学习、改进、转变和创新,打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其独特的模式不仅为永泰经济发展增光添彩,也为其他地区的振兴事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