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青年使命

       为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7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担当青年使命”实践队赴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同学们走进延安、了解延安,探寻先辈们的奋斗足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探索革命历程,传承红色精神
       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追寻陕北延安的历史轨迹,见证其从初建的苏区到成为中共的政治核心,以及其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时期。前往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了解革命领袖们在狭小窑洞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历史篇章。实践团成员们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体验延安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坚定革命信念和推动革命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前唱响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
















参观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参观凤凰山革命旧址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探究延安革命如何从微小的火种逐步壮大,最终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热潮的辉煌历史。




重温红色经典,致敬榜样力量
张思德纪念广场上张思德同志花岗岩雕像和《为人民服务》讲话全文浮雕墙巍然屹立,“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张思德在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时,没有顾及个人安危,而是奋力将战友推出窑洞,自己却深埋其中,年仅29岁,他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实践队员一起学习诵读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7月22日,实践队师生一同观看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在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中,同学们被革命年代的生死考验深深打动,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对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深感敬佩,同时也为身为华夏儿女而感到无比自豪。


问道梁家河,寻找大学问
实践团成员前往梁家河知青旧址,参观知青窑洞、知青井、沼气池等重要历史遗迹。走进村史展览馆,穿越40多年的时光,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将实践队员们吸引。“赵家河搞社教”“打井汲水”“当选支书发展生产”……展墙上,名为“一心为民”的一组图文引人驻足。大家在参观学习中深切地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群众观深刻内涵的理解。



以勤劳之手 筑丰饶生活
实践团参加“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实践活动,成员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顿午餐。忆苦思甜,回顾革命年代缺衣少食的艰难困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践。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万千忠骨,万千热血,先辈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绵绵青山,涛涛后浪,作为新时代青年,相信实践团成员在未来一定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奋斗激情,续写青春奋斗的华章。

 
    作者:胡晓东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