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铁共舞,雅韵长留
铁骨画魂,非遗之美。铁画原名“铁花”,安徽芜湖特产,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代笔,历经上百道工序,将各种艺术技法融为一体,展现非遗之美。
2024年7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的志愿着在陈玮婕的带领下前去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参加实地采访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让民众对芜湖铁画这一非遗的了解,让非遗传承下去,扎深根,结硕果。
通识学院联合陶辛镇共同发起的关于芜湖铁画艺术现状的问卷调查启动。活动现场布置简洁而具有文化氛围,墙上悬挂着精美的芜湖铁画作品,展板详细介绍了铁画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入口处,志愿者们热情地向过往市民派发问卷,并耐心解释问卷的目的和重要性。陈玮婕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积极维护现场秩序。在场的市民们积极参与,他们认真填写问卷,其中不乏对铁画艺术有着深厚情感的老一辈人,也有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问卷内容涉及对芜湖铁画的认知、欣赏习惯、改进建议等方面,市民们在回答时表现出对这一传统艺术未来的关心和期望。一名年长的参与者在填写问卷后,与志愿者深入交谈,他提到:“铁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承载了我们芜湖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希望年轻人也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并参与到芜湖铁画的传承中来,现场还设有互动环节。包括铁画工艺演示、现场制作体验、以及知识小测验等,这些设计既增加了问卷的趣味性,也有效地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和兴趣。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芜湖铁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加深了公众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喜爱,为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该问卷旨在收集公众对芜湖铁画的认知程度、欣赏习惯、需求与期待等数据,以评估芜湖铁画当前的发展现状,并为其传承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问卷内容覆盖了芜湖铁画的知晓率、观众年龄分布、艺术形式喜好等多项指标,同时征集公众对提升铁画艺术传播的建议。
以文化人润其心,以文筑基育桃李。学校将持续开展好“根植文化沃土 汇聚奋进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全方位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坚持用文化引领思想,用匠心培根铸魂,不断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