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青春献礼非遗,甘谷脊兽绽放新光彩

2024年7月14日,在绚烂的夏日阳光下,一场为期五天以传承和弘扬甘谷脊兽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永安村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活动由兰州理工大学脊兽实践团精心策划与组织,旨在通过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的方式,探索甘谷脊兽这一古老民间工艺的魅力,并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启程:青春使命,责任在肩
2024年7月14日,兰州理工大学脊兽实践团,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使命,踏上了前往甘谷县永安村的旅程。此次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指引,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学习交流、宣传推广等多种形式,促进甘谷脊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二、探访:匠心独运,技艺精湛
抵达永安村后,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拜访了当地著名的脊兽制作大师——王万春师傅。王师傅的作坊坐落在一片宁静的村落之中,这里不仅是脊兽制作的发源地,更是承载着无数工匠智慧与汗水的圣地。
走进作坊,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脊兽作品琳琅满目,有昂首长吟的砖青色龙首、光泽晶莹的琉璃狮子、形如火焰般绽放的莲花……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展现出甘谷脊兽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王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亲眼见证了脊兽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从选土、泡泥、成型、捏画、雕刻到烧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王师傅介绍道:“脊兽制作既辛苦又细致,每一个制作环节都要精益求精。一件作品从选材到成品往往需要数月时间,这不仅考验着匠人的技艺水平,更考验着他们的耐心与毅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脊兽技艺的热爱与坚守,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实践团成员。

图为王万春师傅作坊中五脊六兽。 张俊杰供图
三、体验:亲手制作,感悟文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脊兽制作技艺,实践团成员们在王师傅的带领下,亲自动手体验了脊兽制作的过程。他们拿起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刻着泥巴,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却溢于言表。通过亲手制作,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脊兽制作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体验制作过程。 潘子俊供图
四、调研:探寻现状,共谋发展
除了亲身体验脊兽制作技艺外,实践团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村民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甘谷脊兽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和挑战。他们发现,随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转变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甘谷脊兽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甘谷脊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五、展望:青春力量,文化传承
此次甘谷脊兽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留给实践团成员的却是满满的收获与感动。他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甘谷脊兽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与价值,更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甘谷脊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献礼非遗,甘谷脊兽绽放新光彩。我们坚信,在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下,甘谷脊兽这一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化瑰宝定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通讯员姜佳敏)
 
 
    作者:姜佳敏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8-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