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丝路新语贸易调研团聚焦龙州水口口岸,探寻“一带一路”下的兴边富民新路径
在“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大背景下,崇左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沿边开放发展水平。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丝路新语贸易调研团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以龙州水口口岸为例的边境口岸兴边富民调查研究,致力于探寻崇左从“通道经济”迈向“口岸经济”的新路径。
丝路新语贸易调研团由2名专业指导老师和8名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的学生组成,成员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团队协作能力强、实践能力出色。团队名称灵感源于龙州水口口岸及“一带一路”倡议,“丝路”象征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与友好精神,“新语”代表口岸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调研团旨在挖掘新动态,讲述新时代口岸故事。

2025年1月15日,调研团首站抵达崇左市龙州县水口口岸。一到口岸,成员们就被其蓬勃的经济活力吸引,他们深入调研贸易品类、通关流程,评估市场规模,还走访移民管理局、边检站等机构,了解边防检查和管理措施,深刻认识到水口口岸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联结国内外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1月16日,调研团第二站来到广西乾进新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东南亚农业投资,与中粮集团合作推进越南甘蔗种植及进口,还涉及其他农副产品采购和贸易代理。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核心,为越南蔗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运输环节外包,带动产业链发展。通过合作,将越南甘蔗转化为特色糖产品,既增加了越南边民收入,又为中国糖企创造效益。公司还大量招聘当地边民担任运输司机,推动了边境运输业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公司积极开展跨境农业合作,助力中越经济友好发展。

1月17 - 18日,调研团第三站走访口岸周边的中越特色商店。调研发现,水口口岸的贸易商品以农产品、日用品和手工艺品为主,种类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特色商店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此外,调研团还注意到,口岸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越两国的贸易往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水口口岸正逐步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枢纽,为兴边富民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1月19日,调研团在水口镇开展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边民对兴边富民政策和口岸措施有一定了解,认为口岸物流和信息化设施需加强以满足贸易需求。基础设施、通关效率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口岸贸易发展的瓶颈,但边民也对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的改善表示满意。

此次调研,丝路新语贸易调研团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了水口口岸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兴边富民政策成效。团队希望能为口岸发展提出可行建议,助力当地经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好发展,为广西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