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青年学子对文化安全的理解与责任意识,2月15日,山东大学(青岛)团工委“塑魂弘义,铸梦兴邦”国家安全教育调研宣讲团一行前往天后宫青岛民俗博物馆,以“探寻文化安全”为主题开展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
调研地介绍: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天后宫青岛民俗博物馆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胶东半岛深厚的民俗文化与历史记忆。馆内设有传统建筑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及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集中展示了木版年画、剪纸、布老虎等民间艺术,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团队成员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也是抵御外来文化侵蚀的关键屏障。
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密码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宣讲团成员亲身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刻版、上色、拓印等步骤,感受传统艺术中蕴含的匠心与智慧。木版年画“门神”“福禄寿”等主题不仅传递着吉祥寓意,更映射出中华文化对家庭、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

此外,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青岛传统习俗展区,深入了解了“布老虎”这一民俗符号的文化内涵。作为驱邪纳福的象征,布老虎的制作工艺与使用场景展现了民间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非遗传承人介绍,同学们得知青岛城阳区孟家布老虎传承百年,其制作需经15道工序,填充中草药香料,兼具实用与祈福功能,是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
未来行动:从调研到宣讲
调研结束后,宣讲团计划将此次成果转化为系列宣讲内容,走进中小学、社区及企业,通过案例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文化安全知识。团队成员表示,将以青岛市“国家安全青年说”等品牌活动为参考,结合天后宫庙会的非遗市集、数字非遗体验区等创新形式,设计更具吸引力的宣讲方案,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对文化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到文化安全的核心在于保护文化主权、传承文化基因、抵御文化渗透。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青年一代需主动承担起守护文化安全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文化安全防线,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202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