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管涛 吴忧 薛芸 )为了解更多的红色历史,汇总红色英雄身上所代表的品质,明确宣传目标,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6月27日经过商议决定此次活动兵分两路。在6月28日至7月2日团队成员薛芸和团队成员李雪莲到达了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进行信息采集与文化宣传;团队成员吴忧与团队成员顾一航来到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白虎山红色根据地以及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学习先辈精神。
6月27日,“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召开线上会议,针对距离、开放时间以及人员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宣传方式以及采访内容进行了商榷,为进一步的行动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6月28日,团队成员吴忧前往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探寻古迹——“刘少奇故居”。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她利用前期的实践准备深入了解了刘少奇的光辉事迹,积极为其他前来参观的游客解读了刘少奇身上的美好品质与共产党精神。在参观刘少奇的历史文化长廊时,团队成员吴忧表示:刘少奇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是个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间的人。他为了党,为了社会进化与人类解放,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共同长远的利益而奋斗到底,直至终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图为6月28日 “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团队成员吴忧参观红色遗址“刘少奇故居”。)

(图为6月28日 “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团队成员吴忧采访当地村民。)
在此期间,团队成员吴忧还积极采访了当地居民对刘少奇同志的印象和了解,为不了解历史的孩童讲解刘少奇同志的光辉历史。“只要还有人记住他,那他就永远活着。所以,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了解他,永远不能忘记他。”团队成员吴忧表示到。

( 图为6月30日 “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团队成员李雪莲在南京中山陵观看孙中山的铜像故事)
在成员吴忧参观后,团队另外的两名成员也为前往红色景点参观整装待发。基于先前已查过中山陵四大景区的开放时间,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线上预约,6月30日团队成员薛芸与团队成员李雪莲踏上了中山陵这个“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在那里,她们跟其他旅客讲述了”自由钟“的含义,在观察学习中还意外发现了392级石阶所代表的多重含义并为之宣传。在藏经楼中,她们学习了孙中山先生所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瞻仰了2.6米高的全身铜像,见到了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了解了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内涵。在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李雪莲表示到:“巍巍中山陵,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遗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纪念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巨大建筑物,也是一座寄托着亿万中华儿女心灵信仰的圣地”。

(图为7月2日 “望来路,向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团队成员在参观白虎山星火雕塑。)
而在7月2日,团队成员吴忧与团队成员顾一航来到连云港市白虎山红色根据地。1928年秋,共产党员李超时、惠浴宇、小叶在海州城南白虎山的一块翘石下召开了会议,建立起了中共东海特别支部干事会,揭开了连云港历史革命的新篇章。
在牛眼洞处,团队成员吴忧与团队成员顾一航在阅读景区”牛眼洞的党史故事时,深刻理解了它之于革命历史时期的意义。“它始终将‘创共产、为党工作、发展党员、壮大组织’作为行动指针,将一颗颗革命的火种撒向社会。”团队成员吴忧表示到。
在白虎山,队员们参观了初心长廊、精神广场、星火雕塑、宣誓平台等。在星火雕塑前,团队成员顾一航表示到:“我们要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为建设国家和家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