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昆明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前期初步了解斗南花卉市场现状后,深入市场基层,寻访政务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和针对性采访,挖掘现阶段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花商和花农所面临的问题,并与专业人员交流探寻解决方法。在昆明市独有的“花式”乡村振兴版图中,践行专业技能,发挥青春力量,破解过关密码。
据初步调研了解,斗南花卉产业园日均交易鲜切花4000万枝,每天有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在这里完成交易。实践团队依次参观调研主场馆、花卉精品馆、康乃馨交易区、多肉植物区等多个区域,着重观察主场馆固定摊贩和流动花商鲜切花交易情况,针对原花材采收、切花包装、物流运输等问题展开多数据访问。此外,面向商户和消费者制定关于斗南市场鲜切花产业见解的区别性问卷,收集数据样本并分析。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斗南花市内的游客,摄影:阿依谢)
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斗南花卉市场多样的商品类型、优势的批发价格及良好的切花品质是吸引其常来光顾的主要原因。尽管许多顾客是外来游客,对于斗南花卉市场只有稍微了解,但此次珍贵的购买参观体验仍给予其不小的惊喜。刘先生表示,自己平日购买鲜花大多通过线上渠道,经常遇到生鲜品质不佳和可选择性狭隘等问题,斗南花卉市场在提供多样性选择的同时也具有价格较低、花材新鲜等优点。面对斗南鲜切花的电商营销发展,身为外地游客的他表现出极大地期望。

(图为斗南花市内商贩为实践团填写电子调查问卷,摄影:阿依谢)
在对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时,莫女士首先为实践团队介绍了斗南花卉园区的大致情况。斗南花卉园区主要包含花花世界(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简称:昆明花拍中心、KIFA)。前者主要经营对手交易,即相对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后者以竞拍形式运营。此外,她介绍到鲜切花作为农产品类型的一种,其拍卖形式不同于一般拍卖,而是采用降价式拍卖以保证生鲜性质。在提问到疫情对于花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时,莫女士解释道,疫情期间的市场关停是间断性的,主要还是采取加强对流通人员的检查等科学策略以保证市场流通的正常运行。疫情防控期间中国鲜花经济出现回暖的繁荣景象,此后斗南花卉市场严格按照全省云花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紧扣“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目标定位,围绕“一核两翼四组团”的产业布局深耕细作。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以来,斗南花卉市场供货量持续高位运转,单日最高供货量850万枝,日均供货量687万枝,较去年上涨31.61%。和往年相比,昆明花拍中心今年整体供货量上涨约20%,增幅较大。

(图为斗南花都党群服务中心吴女士介绍斗南花卉园区大致情况,摄影:阿依谢)
莫女士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斗南花卉市场从一枝剑兰的引进萌出新芽,四十余年风雨前进,发展到到如今的巨大规模,除了学习外国花卉产业的先进发展经验,斗南花卉园区在自主探索适合本土运营管理理论的道路上从未停止。为推动花卉产业提质发展,呈贡区从科研创新驱动、交易服务保障、品牌展示赋能等层面提出花卉产业提质发展的措施,并凝聚得出“一核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即以花卉产业交易区为核心,以科技研发区与冷链物流配区为两翼。在聚焦交易的基础上,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及产业研发科普的“一核两翼”产业布局。
在问及未来发展规划时,莫女士解释,呈贡区将深入推进以交易为核心,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并从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科研驱动抢占花卉研发高地,做强品牌推动“花卉+旅游”融合发展三方面发力,助力斗南花卉向世界第一迈进。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
通过此次深入斗南市场基层调查及政府部门的协助了解,实践团队成员切身体验到斗南花卉市场对于带动周边乡村振兴的作用之重大,科学的发展布局和创新的战略思想对于鲜切花产业这一独特的农产品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和服务人民的产业宗旨对花农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力量,纷纷表示,作为园林专业的大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而打好基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切身体会到专业技能对产业发展的意义后,实践团队成员将谨记莫女士所传递的效率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