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湖北武汉“走进英雄城市,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缅怀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2024年7月14日,长安大学赴湖北武汉“走进英雄城市,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跟随指导老师王凯尧前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览馆进行实地学习,深入探索革命历史的丰富细节,感受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宝贵传统和胜利之道。
图为实践队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的合影
在志愿者的带领讲解下,实践队队员们踏入了毛泽东同志旧居,这里曾是伟大领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这里,实践队得以一窥毛泽东同志居住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墙上挂着的是他手书的诗词,桌上摆放着的是他阅读的书籍,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这位伟大领袖的智慧和风采。实践队员们在这里驻足良久,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敬仰的光芒。光影婆娑下,实践队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在武汉期间,如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坚定信念、深邃思想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实践队每一个人。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毛泽东等先烈生平
随着志愿者的引导,实践队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在武汉”和“革命岁月”两个主题的展览。在“毛泽东在武汉”主题展区陈列着毛泽东同志在武汉时期的珍贵照片和手稿,记录着他在武汉的足迹和他对革命事业的深思熟虑。实践队队员们驻足观看,不仅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简朴的生活环境,更感受到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深沉的爱国情怀。随后,实践队来到了“革命岁月”主题展区,这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记录着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辉煌。实践队成员们透过这些珍贵的展品,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毛泽东同志的坚定意志。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这种精神,如同涓涓细流,在实践队队员们心中流淌,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为实践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主题展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队队员们在参观结束后,怀着沉重的心情悼念了这位伟大的革命英雄。
之后,实践队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览馆。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雕塑。雕塑中,十五位革命先驱们姿态各异,有的手持公文包,有的怀抱粮袋,有的挥舞着革命的旗帜。他们的眼神坚定,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历史的尘埃,直视那即将到来的黎明。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仿若能看到一片广阔的田野,那是革命胜利后的丰收与希望。这些先驱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在武汉这片土地上绘制出了革命的蓝图,用他们的坚韧和勇气,铺就了通往自由与平等的康庄大道。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更在于他们用平凡的身躯,书写了不凡的历史篇章。
图为实践队参观革命先烈的雕塑
顺着雕塑逐步步入园区,实践队队员们被那些记录着革命历史的文字深深吸引。他们为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烈士们感到悲痛,同时也被他们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这些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坚守信念,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实践队队员李坤宇在了解烈士们的事迹后感慨地说。
除了文字展品,展览馆还陈列着革命时期的武器和通信设备,如老式步枪和手摇电话,这些都是革命历史的直接见证。在革命物品展示区,实践队员亲眼见到了革命时期的军服、旗帜和宣传画,这些物品不仅展示了革命战士的英勇,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实践队观察到,一些革命时期的物品被巧妙地改造成了教育工具,如将老式印刷机改造成互动展览,让参观者可以亲手体验敲击革命宣传单的过程。这种设计不仅让历史变得生动,也使得革命精神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
图为实践队学习体悟入党誓词
走进英雄城市,赓续红色血脉。此次对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览馆的参观活动让党的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实践队在展览中体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伟大历程,在历史文物中深深感受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伟大功业,进一步加深了对实践意义的感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实践队员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将以武汉红色革命精神为起点,不断汲取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争做时代先锋,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