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三农”服务意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立草立业”实践服务团于暑期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云泉春茶业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聚焦草业产业链建设,探索草业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实践团首站来到青岛云泉春茶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据介绍,茶园通过构建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为益虫营造了良好栖息环境,园区内草种多样化,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和肥力得到改善。但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尚未有具体数据量化这些变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在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茶园区,实践团实地考察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同学们了解到,通过白星花金龟将茶杆、烂叶等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模式,前期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建设专门养殖区,且原料腐熟等流程繁琐,初期成本较高。不过,从长期来看,该模式可解决土壤有机质流失问题,减少后期肥料投入成本。企业在原料收集和转化效率方面,虽实现了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但仍面临废弃物腐熟和养殖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实践团还进入制茶车间,学习了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类茶叶的加工工艺与机械设备操作。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生态种植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也了解到消费者对绿色防控产品的认可度较高,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溢价空间。

此次山东茶产业全链调研,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草业在育种、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机制,也切身感受到产业振兴对乡村发展的深远意义。同学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融汇专业知识和实践收获,为推动草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