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时代,网络视频以其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正逐步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入探究这一趋势,本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的东漓古村进行了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村民和游客、体验非遗手工艺等方式,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数智化时代网络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东漓古村,这座坐落于潮田河畔的静谧村落,距离桂林市区仅15公里。古村依山傍水,规划建设面积达600余亩,是漓江传统文化艺术的活态展示区。这里不仅有着错落有致的古建建筑、青石板路,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竹编、陶艺、织布、染布等传统技艺。然而,在数智化时代到来之前,东漓古村的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口口相传和游客的实地体验,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对有限。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东漓古村的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村民们和游客们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古村的美景、非遗手工艺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这些网络视频不仅展示了东漓古村的独特魅力,还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数智化时代网络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团队也发现了一些困境。一是网络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深度。许多视频只是简单地记录古村的日常景象和民俗活动,缺乏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解读,导致观众审美疲劳,难以形成持久的关注。二是网络视频的传播渠道有限,难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虽然短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乡村文化的传播仍然受到地域、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限制,导致一些优质的内容无法被更多人看到。
针对这些困境,团队提出了以下破解路径:
一是加强网络视频内容的创新和深度挖掘。通过引入专业的拍摄团队和后期制作人员,提升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同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展现其独特性和多样性,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二是拓宽网络视频的传播渠道,提高覆盖面。除了短视频平台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形成多元化的传播网络。同时,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将乡村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三是培养乡村网络视频创作人才,提升村民的数字素养。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村民对网络视频创作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网络视频创作,让更多的人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
四是利用网络视频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文化;同时,将网络视频作为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此次东漓古村的社会实践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数智化时代网络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探索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