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写生绘心景,童画润心田

  6月29日,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同心绘梦,艺润北庭”社会实践队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森林公园度假村,围绕“艺术润疆·文化共融”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与文化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上午,实践队在实践基地开展写生活动,由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台湾老师李炯毅进行现场授课与指导。下午,邀请当地小朋友来开展“美育支教”活动,为他们讲授国画课程,并推广集美大学的故事与嘉庚精神。任务结束后,实践队与当地居民共聚餐叙,开展民族交流活动,深入交流情感与理解。

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合影。郑依芃供图
写生于林野,写心于造化
  上午,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实践基地——森林公园度假村开展国画与速写写生活动。山峦起伏,草木清润,天光云影之间,自然成为最真切的课堂。李炯毅老师于现场授课,围绕“自然写生的意义与精神内核”展开讲解。强调,写生不仅是提升基础造型能力的重要训练,更是艺术语言深化、理解自然、转化情感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立足观察,超越摹写,将自然形象内化为创作语汇,最终抵达心灵映照的境界。

李炯毅老师点评写生作品。刘逸群供图
  在写生过程中,同学们选择了国画与速写两种不同形式进行描绘。国画注重意境营造,以笔墨传神;速写强调观察与结构,以线面塑形。笔下山林灵动,树影生姿,速写线条明快,国画墨色温润。自然之美经由目视、手绘、心悟,升华为具象与抽象交织的视觉语言。技法磨炼之外,更是一次审美与精神的双重对话。写生不仅成为技艺锻炼的课堂,更成为学生与新疆风物之间建立精神连接的桥梁,激发出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
艺术润童心,美育播希望
  下午,实践队在驻地为当地小朋友开设“闽疆一家亲”国画主题教学活动,弘扬“石榴籽精神”,石榴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籽紧紧相依、共生共存;象征繁荣昌盛、团结和睦,寓意美好,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林深老师进行现场示范,娓娓讲解构图与运笔的逻辑。实践队员们采用“一对一”指导方式,带领孩子们用毛笔描绘石榴枝叶,感受国画的笔墨节奏与审美意趣。小朋友们兴致高涨,跃跃欲试,原本陌生的毛笔与宣纸,也在互动中变得亲切自然。

林深老师现场授课。刘逸群供图
  课后,实践队师生们向孩子们介绍了集美大学的故事及陈嘉庚先生兴学育人的事迹,并赠送了每位小朋友由美院学生亲手设计的“海洋文创”小礼品,将艺术与温情一并传递,也将“嘉庚精神”寓于润物无声的文化播种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对知识的向往与对文化的热爱。此次教学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支教,更是一场双向赋能的文化交流。通过一支毛笔、一张宣纸,搭建起心与心的沟通桥梁,传递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情实感,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童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共餐叙友情,同心筑团结
  夜幕降临,实践队同学们与村民共聚烧烤晚宴。在烧烤晚宴中畅谈交流,大家共品美食、分享所感所悟,从艺术到生活,从饮食到教育。语言虽异,心意相通,一顿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架起了民族情感的桥梁。今日的实践活动,从写生山野到走进乡村、从艺术课堂到民族共聚,不仅展现了艺术教育的社会担当,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文化润疆、民族团结”的时代主题。嘉庚精神在交流中被感知,在教学中被传承,在新疆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热土上焕发出新的光彩。集美大学“同心绘梦,艺润北庭”社会实践队将继续以笔墨为媒、以诚毅为魂,把厦门的文化温度、闽南的艺术精粹带入边疆,用青年之力谱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春篇章,为推进中华文化共识、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持续贡献力量。

 文字来源:柯燕莎 吴文倩
图片来源:郑依芃 刘逸群 





 
    作者:柯燕莎 吴文倩    来源: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
  • 科技赋能,解码现代炮制匠心    在普光镇龙森药业现代化车间,队
  • 心帆远航,星辉引航:岑东社区为青少年筑牢心灵防线
  • 聆听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初心——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
  • 时代呼唤英雄,边疆铸就华章
  • 时代呼唤英雄,边疆铸就华章
  • 有这么一群人,在边疆这片土地上,依然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为更好挖掘和记录兵团故事,7月6日 塔里木大学生
  • 07-09 关注:0
  • 科技赋能红色记忆,青春书写时代担当
  • 重走先遣革命路,回信跨越九十载——江西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参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