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7日,苗冰涛老师带领的合肥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共镌曙光队”共12位师生怀揣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奔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山头镇,开展了为期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教育关爱、健康科普、乡村调研、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为当地带来了知识与温暖,也在实践中践行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英烈精神昭日月,红色基因代代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6月30日,“共镌曙光队”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江上青纪念园,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之旅。
江上青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7月29日在泗县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纪念园内,苍松翠柏环绕,江上青烈士塑像庄严肃穆,队员们在塑像前整齐列队,鞠躬致敬,深切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事迹陈列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文字,生动再现了江上青烈士投身革命、追求真理的峥嵘岁月。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坚定了大家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

关怀暖人心,校领导慰问鼓干劲
7月3日上午,合肥大学党委书记邬平川一行来到泗县山头镇中心学校,亲切看望慰问“共镌曙光队”师生,并出席校团委捐赠仪式暨“合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活动。
捐赠仪式上,合肥大学向当地捐赠了书包、篮球等物资,为孩子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怀。随后,“合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授牌,这一举措标志着合肥大学与泗县在实践育人、校地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将为后续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邬平川在活动中对实践团队提出殷切期望,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深入基层的机会,在服务中了解国情民情,锤炼过硬本领;同时鼓励当地学生勤奋学习、成长成才,未来用知识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他表示,合肥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持续支持泗县在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实践团队队长刘珊灵深受鼓舞,她表示团队将以更高的责任感投入后续工作,精心组织活动,加强与当地师生群众的沟通,切实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不辜负领导的嘱托与信任。

深入调研听民声,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为深入了解乡村居民生命健康卫生意识现状,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共镌曙光队”在7月1日下午和7月5日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走访调研活动。
7月1日下午,团队围绕常见疾病认知(重点关注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保健习惯等问题,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当地农村、走访家庭。队员们与村民亲切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在健康方面的困惑与需求。
7月5日,团队再次深入泗县乡村农户家中和乡村车间,从日常健康习惯、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到务工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等,全方位收集一手资料。在与一位老奶奶的交谈中,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她的饮食卫生和居住环境情况,并为她讲解了夏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在乡村车间,队员们关注到车间封闭、人员密集的特点,向务工村民普及了通风换气、个人卫生防护等知识。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更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智慧。

文艺汇演展风采,欢声笑语满校园
7月6日,“共镌曙光队”精心筹备的文艺汇演在山头镇中心学校精彩上演。此次汇演旨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同时也是对团队几日来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汇演节目丰富多样,有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孩子们跟着队员的节奏舞动,展现出蓬勃的朝气;诗歌朗诵《我的祖国》声情并茂,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小品《健康小卫士》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传递了疾病预防知识,引得台下阵阵欢笑;还有大合唱《童年》,熟悉的旋律让在场师生共同回味美好的童年时光。
文艺汇演在欢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不仅为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

此次合肥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共镌曙光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泗县山头镇带来了积极影响。红色教育传承了革命精神,推普活动搭建了沟通桥梁,文艺汇演带来了欢乐,调研活动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参考。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来源:合肥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编辑:祁诗颖,预审:祁诗颖,审核:武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