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青春红丝带协会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伴学成长,与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在古城西安的岁月长卷里,有一座特殊的“时光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它静默伫立,却用最鲜活的方式,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那段改写民族命运的历史篇章。2025年7月8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青春红丝带协会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伴学成长,与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这里,在文物与光影中,与历史来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一、初遇:庄重与震撼撞个满怀
  推开纪念馆的大门,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标志性的浮雕墙上,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物的轮廓栩栩如生,“历史的转折”五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宣告:这里,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坐标。
  身着素色服装的参观者们手持红色团旗,在浮雕前合影留念——镜头里,年轻的脸庞与历史的轮廓重叠,瞬间拉近了“现在”与“过去”的距离。
  
  
  二、驻足:文物会“说话”的时光现场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展陈厅的每一件展品都成了“历史的讲述者”:泛黄的老照片里,张学良将军目光如炬,杨虎城将军神情坚定,他们的眼神里写满对民族危亡的焦虑与担当;玻璃展柜中,保存完好的文件、信函带着岁月的褶皱,字里行间仍能触摸到当时各方势力博弈的紧张;甚至连一把旧军刀、一封未寄出的家书,都在无声诉说着“兵谏”背后的艰难抉择。
  最让人驻足的,是一组记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过程的影像资料——从扣押蒋介石到国共谈判,从各方压力到最终共识,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还原:那不是简单的“冲突”,而是一群爱国者用勇气与智慧,为民族存亡按下的“转折键”。
  

  四、告别:带走的是历史,留下的是力量
  参观结束时,夕阳的余晖洒在纪念馆的屋檐上,将“历史的转折”几个字染成金色。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们将把从历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学习与工作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担当”。西安事变纪念馆,从不是一座冰冷的“文物仓库”。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先辈的热血与坚守;是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个夏天,不妨抽个时间,走进这里吧——触摸老照片的纹路,聆听文物的“诉说”,你会发现:历史从未远去,它就藏在每一次驻足的凝视里,藏在每一声感叹的共鸣里,藏在我们传承精神、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里。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作者:蒋铭轩
    作者:蒋铭轩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青春星火点亮乡野,用教育微光铺就振兴路
  • 探秘巴山药谷 普查本草宝藏——药学院赴宣汉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 行走在田间的课程思政: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筑梦新农
  • 从特教课堂到乡村科普﹣﹣厦门医学院学子以青春守护童真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