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追溯兵团记忆,共赴红色征程”寻访团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九师“杏林关爱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基层服务践行团联合走进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专程探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护边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魏德友。通过参观戍边事迹展览馆、观看纪实影像、与老人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青年学子们近距离感悟“一生守边、为国奉献”的赤诚,让戍边精神在青春实践中落地生根。
观展馆忆峥嵘 老物件见证半世纪坚守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参观了魏德友戍边事迹展览馆。馆内陈列的望远镜、军用水壶、戍边日记等实物,守着孤寂苍茫戈壁,魏德友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据讲解员介绍,自1964年转业以来,魏德友累计巡边里程达20万公里,这些展品成为其“用脚步丈量国土”的见证。塔里木大学方馨在参观后表示,这些展品让她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位心中有信仰,肩上有使命,眼里有光芒,脚下有力量的英雄。

看纪录片悟初心 光影中读懂“守边即守家”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观看了讲述魏德友戍边事迹的纪录片。镜头中,老人牵着马行走在草原边境线上的背影,与纪念馆里“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题词相互呼应,让团队成员深受触动。魏德友六十年如一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历经干难万险,甘于寂寞平凡,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执着坚守,以忠诚和奉献践行兵团精神,是兵团辉煌成就的创造者、贡献者、见证者,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

面对面听故事 戍边精神点亮青春航向
在面对面交流环节,魏德友向青年学子们分享了戍边初心,强调自己作为共产党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守卫边疆。当谈及六十多年单调且艰苦的守边生活时,却轻描淡写地表示,我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当被问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守边精神时,他鼓励学子们把书读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同样是守护国家的方式。

此次“卫国戍边行”活动是一次生动的爱国教育主题课,对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团成员被魏德友“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崇高事迹所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以医者仁心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文/任艺欣、方馨 摄/李佳乐、王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