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学“青山碧海,循迹八桂”社会实践团走进柳州军事博物园,开展了以“探寻军事历史、增强国防意识”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与专题研讨,实践团成员深化对军事历史的认知,筑牢爱国强军的思想根基。
坐落于柳江之畔的军事博物园,宛如一部立体的国防教科书。园内陈列的军事装备跨越时空界限,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步枪、手榴弹,到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导弹、雷达,构建起完整的国防发展脉络。实践团成员沿着"历史长廊—装备展区—国防教育馆"的参观路线,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
图为指导老师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吴明燕 摄)
在室外展区,夏日的阳光为功勋装备镀上金辉。一架架展翼欲飞的功勋战鹰,无声诉说着航空史的峥嵘岁月。展区内人流如织,讲解员铿锵有力的解说在人群中格外清晰:“请看这辆59式坦克,它在边境自卫作战中履立战功,其改进型号的火控系统代表了当时的技术飞跃;而这架歼-6,作为国土防空的中坚力量,其气动布局与发动机的匹配是特定时期的重要突破……”专业的技术沿革与辉煌的战斗故事交织,令冰冷的钢铁焕发出厚重的历史与智慧的温度。水文专业钟同学称此让课本知识具象化,给排水专业的范同学则发现战机设计中的工科原理。
图为柳州军事博物园早期的军用飞机。(吴明燕 摄)
军事历史展区内,图文与实物展现了柳州从抗战岁月到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聆听着1944年军民团结抗敌的感人事迹,凝视着斑驳的步枪与泛黄的战地日记,环工学院黎同学深切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国防教育馆中,互动问答与模拟射击项目激发了成员们的参与热情。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在研学教室举行座谈会,同学们结合专业畅谈国防责任,环工专业黄同学的见解引发广泛共鸣。
此次柳州军事博物园之行,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军事装备认识中感知国防实力,在岁月回眸中厚植爱国情怀,在互动体验中强化责任担当。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追寻红色足迹,深入挖掘八桂大地的国防教育资源,以青春视角讲述强军故事,让国防意识在实践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