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古锦铭走进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开展了一场以“童心看中国”为主题的爱国成长营活动。活动通过多元案例与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生动体验中感知祖国发展,埋下爱国种子。
活动以一段浓缩祖国巨变的短视频震撼开场。航天火箭发射、乡村焕新颜、高铁飞驰的画面让孩子们目不转睛,“我见过高铁!它跑得比风还快!”一位男孩感慨道。授课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思考身边变化与祖国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家国情怀培养环节,“歪歪扭扭的房子”和“亮晶晶的教学楼”成了最直观的教材。“我家楼下的菜市场现在铺了瓷砖!”“奶奶说以前没有公交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所见所闻。移动支付的小动画更是让“扫码买菜”“手机付钱”成为孩子们眼中看似寻常却透着新奇的国家进步象征。从家乡的点滴变化到祖国的时代飞跃,孩子们在这场生动的“对话”中,触摸到了国家发展脉搏下涌动的温暖力量。
榜样故事环节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当张桂梅校长跋涉山路的照片出现、樊锦诗奶奶专注修复壁画的画面展开,孩子们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当戍边战士在冰天雪地中护卫国旗的身影定格时,活动室变得格外安静。孩子们紧盯着画面,屏息凝神,小脸上写满了认真与专注,榜样的力量在不言中传递。在拓展国际视野环节,中国援非疫苗运输的图片启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就像我把糖果分给同桌一样!”这一简单的话语,已然展现了小朋友们对“大国担当”的朴素理解。
社会责任启蒙将活动推向高潮——“任务卡承诺”点燃了孩子们的行动热情。孩子们认真挑选任务,在“给社区小树浇水”“教家人认识国家成就”等选项旁郑重地画上爱心。“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做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位女孩在画着火箭的卡片背面留言。另一位男孩则和同伴约定:“明天一起去给小树浇水,告诉它要快快长大!”稚嫩的话语里,是沉甸甸的责任萌芽。
小小的任务卡,写满了孩子们的童真承诺。这场“童心看中国”成长营成功将宏大的家国情怀、抽象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乐于参与的生动体验。正如孩子们所言:“爱国就是做好每件小事。”这颗在活动中播下的爱国种子,将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灌溉下生根发芽,伴随责任与担当一起成长,让爱国情怀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持久光芒。
通讯员:古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