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凭什么取代HR?又有何能力?
HR的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在未来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这意味着做人力资源的人将会变成更聪明、更厉害。
以下是对于人工智能与HR的相关度,几个业内的观点和实践——来吧,大家搬好小板凳。
一、百度人力资源副总裁刘辉的观点
刘辉,2011年4月加盟百度,加入百度前,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22年,从管培生做到摩托罗拉全球人力资源副总裁。
2016年12月,百度人力资源副总裁刘辉在人大年会演讲,有几个核心观点:
1、提出人力资源三元论POC
POC,P是人才、O是组织、C就是思想文化
他认为,人力资源核心应该关注三件事:
第一,关注人才,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第二,关注组织,让组织更加多元化。
第三,关注思想,也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即为MVV。
2、当人力资源遇到人工智能的几个变化
(1)将来大部分“人事”和“六个模块”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机器的方法来取代。
(2)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要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判断性工作,而不是重复性工作。
(3)经验性、主观性、碎片化、模糊化和滞后性的传统HR工作都会受到挑战,人工智能会大大提高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清晰性、前瞻性。
这三个观点是非常鲜明的。
二、《世界经理人》一项调研
再看这个杂志2016年底做了一项调研。
参与此项调查的是230多家制造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总监、经理和专员。主要是电子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
九成以上被访者认可人工智能将取代HR的一些工作,其中48%的被访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小部分HR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46%的人认为,大部分HR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将被取代。
调研的结论是,绝大部分的基础性、事务性工作会被机器或人工智能替代,将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这释放出积极的意义。
这个调研结果不是很客观哦。
三、日媒:人工智能与HR——任务分担或成问题
2016年6月,日本高端人才招聘网站Bizreach与雅虎和美国salesforce.com合作,宣布将开发一种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员工的工作数据,完成招聘、员工评价和分配岗位等任务。
BizReach等公司决定,收集每个员工从面试到现在所有的工作评价,对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从而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最终评判出员工最适合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
日媒指出,如果这种人工智能系统在日本得到推广,极有可能会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和职场关系。
但是,日本能率协会咨询公司HRM革新中心的负责人村上刚表示:“即便如此,人力资源部门也不可能被取消。”
为什么不会取消?
因为人工智能通过统计过去和现在的大量数据来对员工进行判定,在比较稳定的企业环境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当一个企业有创新性的举动或者推出新的人事策略时,还是必须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美国:Glint利用人工智能能分析员工是不是开心
美国初创公司Glint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员工满意度和情绪分析的云技术服务平台。
该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Glint能够分析出员工是不是开心,他们的发展目标和公司是否一致;同时Glint的SaaS服务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预测分析等技术,识别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Glint以简短的无记名统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全方位评估方法,让企业了解员工对公司管理、福利待遇、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看法。不同于以耗时的问卷调查和反馈表格的形式来收集员工数据,在Glint平台上,员工可以实时回答匿名的标准化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自定义问题,让自己的员工匿名回答。
目前,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公司,如UnitedAirlines、SkyMedia、Intuit等都已成为Glint的客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可能真的要像设计师一样关注用户——员工的体验来实行管理了。
五、德国:巧妙地将增强现实(VR)技术运用
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BahnAG)将增强现实(VR)技术运用在员工招聘与员工培养两大方面。
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候选人有机会在虚拟空间中体验他们所申请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升人岗的匹配度,让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改善。
该公司还利用VR技术让内部员工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以便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挑战,这个感觉比较有意思。
总之,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的结合是一大趋势,利好与挑战并存,也意味了我们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
六、人工智能,从阿尔法狗VS李世石大战说起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话题,基本都绕不开阿尔法狗VS李世石的比赛。
智能机器人连胜三局,让人类的围棋九段难以招架。因此,有美国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至少25%的工作将会由智能机器人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比人类更胜一寿的工作往往是程序性、机械式的工作,从这点来看,仓库管理员、柜台收银员、键盘打字员、法律秘书、快递员、搬运工等这些程序化的工作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但是,需要感性投入、创新能力的工作,比如艺术设计类、情感类、发明设计类的工作人工智能做不到全面的取代。
而HR,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频繁地进行情感交流的职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太多,而将这些因素数据化、将解决人事问题的方案程序化、机械化还很遥远。
毕竟,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低层次的辨识,但是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很难实现。
结语:不可否认,HR的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在未来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会被取代,而是意味着做人力资源的人将会变成更加聪明的人、更加厉害的人。你怎么看?
- 登山与管理看似不相关 却在不断重合
- 这是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但是这些美好的比喻和传说并不能给
- 01-18 关注:167
- 汪中求:从时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师一直是“空中飞人”,刚从德国回来就在广西上了两天课,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点半就出门,驱车
- 01-18 关注:207
- 郭郑慧分享新生代员工管理要点
- 在环球资源旗下领先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福州祥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郑
- 01-18 关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义样本:以和为贵
- 从保定徐水县境内107国道西侧,沿着大午集团自己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这里曾经是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远得
- 01-18 关注:168
- 供应商管理的亮点:可提升到战略高度
- 第三项原则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实践的第6、8项:
·6.社会责任管理
·8.管理供应商
企业领导者都认识到,要
- 01-18 关注:877
- 零售和分销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变革
- 从集贸市场的货摊到超级市场连锁店,零售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今天的规模经济,它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销能力的支持。
- 01-18 关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