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的国企改革“烦恼” 管理层总会动荡一番
日前,平安信托发表声明,上海家化集团决议免除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平安的理由是家化集团管理层存在金额巨大的“账外账、小金库”。此后两天,葛文耀连发6条微博一一反驳平安。后上海市国资委介入调解,双方休战。葛文耀仍担任上市公司上海家化的董事长。16日,葛文耀出席股东大会,公开道歉,并称将修复与大股东关系,事件告一段落。
家化集团是中国名声显赫的民族化妆品企业,葛文耀可以说是上海家化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其业绩和品牌实力不断增强。原属上海市国资委的国有企业上海家化于2011年完成股权改制,控制权被平安信托以51.09亿元接盘100%的股权。曾经平安与家化的交易被奉为上海国企改制的经典案例,然而从如今的结果来看,这一交易似乎前途难料。
其实葛文耀大力支持国企改革,他坚持要以公司制来管理企业,减少国家对公司管理的干预,鼓励对企业放权。在当初交易时,平安其实并不如海航出价高,但葛文耀当时表示他看中的并非资金,而是平安的投资业绩、国际经验和公司管理经验等。可以说,葛文耀对此次改制充满了向往和乐观前景。
上海家化国企改革
上海家化事件所反映的国企改制后的“烦恼”,归根结底是管理方和资本方之间理念的冲突和矛盾。最根本的矛盾是由于双方出发点和理念的不同。企业家更注重企业本身利益,看重企业长远发展。而资本方看重股东利益,着眼短期利益。由于目标不同,当然决策方式和结果就不同,这就导致双方对控制权和管理权的争夺。
平安信托当初以51.09亿元收购家化集团,并承诺未来5年追加投资70亿元。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尽快收回成本,平安信托看重了家化集团的可变现资产,比如大楼、土地,试图通过要变卖资产,获得资金。但这对于扎根上海家化30年的“老厂长”葛文耀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管理方和资本方的理念,就此南辕北辙。
双方管理风格的迥异也容易引发矛盾。国有企业对程序繁复的管理风格比较习惯,一些计划经济遗留的“大锅饭”式做法和思想还深入人心,平安信托指责葛文耀的“小金库”,就与上海家化改制前后的历史遗留问题密切相关。而市场化的企业管理更加直接,因此风格迥异的两种企业合作便会造成文化冲突、利益考量和企业影响力的争夺。
中国现时对被并购的国有企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交易是否合法、是否带来效益等,至于并购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和协调关注较少,只有监管部门对改制国企进行多方位的关注,才能为更多国企改革提供更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 登山与管理看似不相关 却在不断重合
- 这是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但是这些美好的比喻和传说并不能给
- 01-18 关注:167
- 汪中求:从时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师一直是“空中飞人”,刚从德国回来就在广西上了两天课,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点半就出门,驱车
- 01-18 关注:207
- 郭郑慧分享新生代员工管理要点
- 在环球资源旗下领先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福州祥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郑
- 01-18 关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义样本:以和为贵
- 从保定徐水县境内107国道西侧,沿着大午集团自己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这里曾经是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远得
- 01-18 关注:168
- 供应商管理的亮点:可提升到战略高度
- 第三项原则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实践的第6、8项:
·6.社会责任管理
·8.管理供应商
企业领导者都认识到,要
- 01-18 关注:877
- 零售和分销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变革
- 从集贸市场的货摊到超级市场连锁店,零售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今天的规模经济,它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销能力的支持。
- 01-18 关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