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职业性格测试能否帮助当代年轻人更好地认知自己(反方)
一辩稿
背景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近日mbti作为一种性格评估理论模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mbti与几年前爆火的星座观一样,将测试者贴上16种标签,是巴纳姆效应的体现,没有什么可信度和实际意义,;有人却认为可以从中受益,更好的认知自己,由此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辩题:mbti职业性格测试能否帮助当代年轻人更好地认知自己。
开宗明义,MBTI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认知是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是更深层次的认识。基于对年轻人自我认识的影响,我方坚持认为mbti职业性格测试不能帮助当代年轻人更好地认知自己。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在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时,测试者往往会受到该效应的影响,从而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提供不真实的答案或有意识地修饰答案,以便符合自己的期望或社会预期。试者希望得到“外向型”结果,他可能会选择更多地回答与外向型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问题。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失真,不能真正反映测试者的实际个性。不仅如此,测试者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可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如果测试者在测试时感到沮丧、疲惫或焦虑,他/她可能会回答更消极的问题,并将这些情绪带入
测试结果中。这就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测试者的个性和性格,而不能帮助年轻人更好的认知自己。
其次,mbti的提出者师出无名,对心理学也没有透彻的研究,MBTI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卡尔·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类个体会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感觉、直觉、思考和情感四种心理功能中的两种心理功能,以应对外界的各种情境。后代心理学家指出,荣格理论的严谨性有待考证,MBTI的理论基础缺乏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MBTI测试的选项中左右两端的差距的定义没有科学的标准。例如,恐惧这一表现的两个选项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标准。而且,面对测试的结果,没有学过心理学的测试者也未必能够读取有效数据。近期研究表明,2022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大约为958.2万人,而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不足4000人。所以,绝大多数年轻人对测试结果难以理解。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MBTI职业性格测试不能帮助年轻人更好的认识自己。”
二辩稿
对方辩友刚刚提到了MBTI是一种迫选型的人格测评工具,迫选型心理测试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要求测试者从两个或多个选项中做出选择的评估方法。尽管这种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价值,但其弊大于利
一、结果解释困难
迫选型心理测试的结果通常需要专业的解释。因为每个选项可能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背景,结果的解读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非专业人士可能无法准确理解结果的含义,从而造成误读或误解。
二、测试稳定性不足
迫选型心理测试的稳定性相对较低。由于测试者的个人经历、情绪状态、认知方式等因素可能影响他们的选择,因此测试结果可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这种测试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三、迫选选项可能导致决策困难
迫选型心理测试通常只提供有限的选项,这可能会让测试者在做决定时感到困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处理的是无尽的可能性和复杂性,而这种测试方式无法真实地反映出这种复杂性。
四、缺乏全面评估
迫选型心理测试往往只关注一个特定的方面或技能,而忽略了对一个人的全面评估。人的能力和性格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测试方法无法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所有的优点和特质。
其结果解释困难、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决策困难,缺乏全面评估由此看来MBTI使年轻人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
三辩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1.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些选择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倾向于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我们在完成mbti测试时会不会也同样受到主观性的影响?
是(承认)既然我们在完成mbti测试时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倾向于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选项。
不是(不承认)但是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简而言之,你期待什么,你想要成为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人们无法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外界的干扰,所以在我们完成mbti测试时,我们的选择会不自觉地被影响。
2. 就比如说你不太喜欢那些穿奇装异服和染发的人,对他们有一定的偏见,可能当你见到这样的一个人时,你就会带有这个偏见去认识他,不管他实际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你都会不自觉地对他带有这个坏的滤镜。那么我们在完成mbti测试时,同样的会被影响,那么在这种影响下,你做出的测试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对于你自我认知有一定偏差,那么这种带有偏差的自我认知,我方认为不会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3. 如果在你使用某种工具来帮助你完成工作时,这种工具本身的工作机理就不具有科学性,那么这种工具对工作的开展并起不到帮助,这点没有问题吧。
而我们可以看到mbti它的科学性是有待考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具有科学性的。mbti的提出者师出无名,他们只是心理学的爱好者,对心理学也没有透彻的研究,mbti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卡尔·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类个体会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感觉、直觉、思考和情感四种心理功能中的两种心理功能,以应对外界的各种情境。但是后代心理学家指出,荣格理论的严谨性有待考证,mbti的理论基础缺乏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那么mbti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就得不到保证。
4. 就比如说某一个测试题问你在遇到某种事情时产生的恐惧程度,它有较高程度的恐惧和较低程度的恐惧,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有一个科学明确且统一的区分标准。
有,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个科学明确且统一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没有,因为mbti的结果是通过分析问题的答案得出的,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没有一个科学明确且统一的划分标准,是不是可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不科学,那么mbti的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也就毫无根据。
5.而且很多大学生都不能够真正的理解mbti测试结果的含义,何况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测试者如何能够理解mbti测试结果的含义?
因为mbti测试本身就是一种迫选型心理测试,而迫选型心理测试的结果通常需要专业的解释。因为每个选项可能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背景,结果的解读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非专业人士可能无法准确理解结果的含义,从而造成误读或误解。根据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本科生毕业人数大约是958.2万人;而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人数不足4000人,在大学生中系统的学过心理学的人数占比不足万分之四,更何况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等大部分年轻人,所以说这个测试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是难以理解的,那么其效果也就微乎其微。
小结: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回归我方论点:我方认为mbti不能帮助年轻人更好的认识自己。首先我们在完成mbti测试的时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会不自觉的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测试出来的结果不一定与自己的真实情况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带有偏差的认识是达不到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效果。且我们可以看到mbti测试本身的科学性就有待考证,并且mbti测试的选项并没有一个科学明确且统一的划分标准,测试问题的答案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那么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也是毫无根据的,mbti测试结果的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那么其对年轻人认知自我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
四辩
四质一: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有请对方一辩。
1.人在做题的时候会受到我们本身主观意愿的影响没问题吧。(对方若承认,我方可说我方也承认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基于这一点展开讨论;若对方不承认,我方可说 关于这一点,我方二辩会给您做出解释。)
2.您方认为认识与认知有什么区别。(我方认为,认识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了解,而认知则是对于机理或原理方面深层次的掌握。所以这是我们今天讨论认知自我,需要讨论到的层面)
3.我们今天通过讨论这个测试结果对于年轻人自我认知的影响来判断有助于还是无助于没问题吧。(若对方承认,我方可说 没错,这就是我们双方今天应该去讨论比较的地方)
四辩结辩:(底层逻辑 mbti测试会受到主观性的影响,且缺乏科学性,他无法帮助年轻人更好的认知自我。)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反方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明确mbti人格测试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一个迫选型的,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这种迫选型的的测试通过简单的二分法就将人给定义,太过于笼统,16个人格类型绝对无法概括世界上如此之多的年轻人。且这种自我报告的模式会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从而导致对自我认知的偏差。)
其次,我方始终认为,认识自己不代表就认知自己了。认识是一种浅层次的,而认知是需要真正了解,更为深层次的东西。比方说,我喜欢吃西瓜,认识仅仅是我知道我喜欢吃西瓜,但是认知应当是我为什么喜欢吃西瓜。更何况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的人都在思考,但真正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说,认知自己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经历许多事件,更为深层次的理解。
再讲一下我们双方场上的争论点。(驳对面)
1.以偏概全,对方......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2.恶意逃避,对方对于......问题始终避而不谈
3.断章取义
4.颠倒主体
(1.依旧是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mbti测试会受到主观意愿的影响,因此它无法完全客观的展示我们的人格特点。
2.从起源来讲,mbti由两个心理学爱好者所创,其科学性有待考证。从理论来讲,它缺乏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从其题目来讲,它的选项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统一区分标准,因此无法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因此这个测试是缺乏科学性的,他无法帮助年轻人认知自我)
从我是谁这样的人生三问开始,我们就从来没有停下过探寻自我的道路。mbti的诞生好像给了我们微光。我们在选择时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自我的色彩和隐在背后的粉饰,看到
的是模糊了的镜子的自我。又或者我们看着那个自己,那一缕长发是温柔还是热情,我们久久不敢决定。或许更可悲的是看着别人为我们画下的久违的肖像画,却不知起笔便已错。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选择相信了别人的画笔,忘了自己还残留着墨香的手。
心理咨询是通过什么方式;mbti无法与大医院的效果达到一致。找例子,专业的心理研究
迷茫不一定是因为没时间思考,可能是由于世界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