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我们项目组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科学发展与廉政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杜受田故居开展实地调研。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深入了解了景区现状,并就"元宇宙+智慧旅游"项目的落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近年来,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杜受田故居的游客量出现下滑。景区工作人员坦言,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文物看不懂,没有活起来"。虽然景区提供导游讲解服务,但传统的讲解方式难以充分激发游客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正如景区所期待的那样,"下一步要发展沉浸式游览,增加游客体验。"
针对景区的实际需求,我们展示了项目1.0版本的功能设计。在交流中,景区工作人员对项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功能是不错,但需要简化一下。"他们强调,景区最迫切的需求是"在人员越少的情况下让游客更方便,了解到的内容更多。"这让我们意识到,技术应用必须以实用性和便捷性为首要考虑。
"就像傻瓜相机拿过来就能拍照,景区要求的是任何一个游客来了,带上就能用。"这个生动的比喻让我们对项目优化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工作人员还特别提到了一种现有的解决方案——配备带定位功能的讲解耳机,游客走到不同位置就能听到相应的讲解内容。这种简单而实用的方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游客来不是看那些炫酷的动画特效的,是来看文化内涵的。"这句话道出了文旅景区科技应用的核心要义。在展示AR效果时,工作人员特别关注了内容的分享功能,"好玩不止是自己能看到,我也想让其他人看到。"这为我们后续开发移动端应用指明了方向。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文旅不是简单地追求视觉效果,而是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正如工作人员所说,"元宇宙赋能文旅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技术应用必须立足于文化传播的本质需求。简单的烫金悬浮框标注效果可能比复杂的全息投影更受欢迎,因为它能让游客更专注于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离开杜受田故居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古朴的建筑上。这次调研不仅让我们对景区的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找到了项目优化的方向。在"让文物活起来"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为本,以科技为用"的理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刘梓涵、杜天宇 图:刘梓涵 编辑: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