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仪式在东城区时间博物馆举行。相关领导、学界与业界嘉宾、“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片方代表以及部分学生评委代表等近300人参加。
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肖向荣代表组委会介绍,本届电影节以“聚焦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气息”“聚焦学术前沿,建设理论高地”“聚焦青年创作,强化产学结合”为三大主线,策划一系列活动,力求在新起点上书写电影节崭新篇章,为青年电影人搭建更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东城区委副书记王达品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东城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牵手”的第四年。四年来,双方携手共进,大学生电影节与东城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为首都文艺事业繁荣、文化创新创造注入青春活力。未来,东城区将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携手,擦亮电影节品牌,激活古都文化地标,助力产业发展升级,推动文化惠民共享,创作更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国产影片。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委员张雁云在致辞中强调,期待通过电影节搭建的平台,让青年创作者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汲取灵感,在技术革新浪潮中锤炼技艺,使电影节不仅成为艺术展示窗口,更成为文化创新引擎,为北京建设国际影视高地注入青春动能。
在“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单元,共征集到160余部国产影片,最终遴选出35部优秀入选影片。这些影片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东城区部分影院进行线下展映,并开展映后交流活动。在大学生“青春之夜”荣誉盛典上,将揭晓“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影片”等八项荣誉。
在“百廿光影·世界与中国”特别致敬环节,黄会林先生和陶玉玲先生鼓励青年影人勇于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在“青春力量·当下与未来”青年影人讲述环节,《幸运阁》导演黄婷婷、《您的声音》总导演徐洁勤、《东四十条》导演覃牧秋、《最后的告别》导演张中臣围绕主题进行精彩分享,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就城市记忆与代际对话、纪录电影社会现实价值、自我生活转化创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当日,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共同发起面向少年创作者的“少年影人成长计划”。该计划通过优秀作品推选、创作指导、观影交流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生在光影中感知世界、感知美,扩大电影节对青少年群体的辐射范围,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未来生力军。
此次启动仪式后,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下一个台风》进行现场放映,导演、监制、领衔主演等主创出席,与现场观众分享创作理念和拍摄过程,围绕影片选题、角色塑造、画面风格、声音设计等展开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