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踏访岐黄圣殿 感悟医道精微——我校学子参观新安文化馆探寻中医文化根脉"

  春日的暖阳洒在新安文化馆古朴的飞檐上,2025年4月26日下午,一群怀揣着对中医文化热忱的安中学子,在大学生新安医学学社的组织下,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医文化寻根之旅。这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课外实践,更是一次与先贤对话、与传统接力的精神洗礼。


图为同学们的参观过程

  走进新安文化馆厚重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名医辈出的年代。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新安医学的辉煌历史。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医脉源流"展厅,这里系统展示了新安医学从萌芽到鼎盛的发展历程。明代御医汪机的《石山医案》手稿、清代名医吴谦的《医宗金鉴》初刻本等珍贵文献,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新安医家严谨治学的精神。药学院大二学生李雯驻足在一组古代制药工具前久久不愿离去:"这些碾药船、研钵虽然古朴,但设计之精巧令人叹服,可见古人制药之用心。"


图为人为背景模块的讲解

  移步至"名医风采"展厅,新安历代医家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当讲解员讲述"张氏医派"七代传承的故事时,在场同学无不为之动容。中医学专业的王明感慨道:"这种代代相传的坚守,正是我们中医文化的精髓所在。"展厅中央复原的"保和堂"药铺场景尤为引人注目,古色古香的药柜、精细的称药器具,让人仿佛听见了昔日药铺里的声声问诊。


图为中医现代发展模块的讲解

  在"方药精粹"展区,同学们被新安医家独创的方剂深深吸引。讲解员详细解读了"新安六味"等特色组方的配伍原理,这些历经数百年临床检验的经典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原来我们平时学的方剂中有这么多都源自新安医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张同学恍然大悟。展柜中陈列的各式制药模具和药材标本,更让同学们对新安医家"道地药材"的执着追求有了直观认识。


图为同学们参观各种药材

  活动最令人难忘的环节是"杏林问诊"体验区。在这里,同学们通过VR技术"穿越"到明清时期的新安医馆,亲身体验望闻问切的诊疗过程。临床医学专业的刘畅戴上VR设备后惊叹不已:"太真实了!我仿佛真的坐在老中医面前接受把脉问诊,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中医诊疗变得生动可感。"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的热情让讲解员印象深刻。几乎在每个展区,都有同学提出专业而深入的问题。从药材鉴别到方剂应用,从诊疗技术到医德传承,这些问题展现了安中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新安医学学社社长李芳表示:"看到同学们这么投入,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新安医学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发扬。"


图为参观人员和讲解员的合影

  夕阳西下,参观活动接近尾声,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许多人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悟:"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大医精诚'""新安医家的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作为中医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些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年轻一代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大学生新安医学学社指导老师表示,此次文化馆参观只是系列活动的开端,后续还将组织经典诵读、名医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古老的中医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正如一位同学在返程途中所说:"今天我们不仅是参观了展览,更是触摸到了中医的魂。这份传承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定当牢记。"

通讯员  李梓洋

    作者:李梓洋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守护青春防线 共筑健康未来——我校华佗爱心社成功举办防艾禁毒
  • "踏访岐黄圣殿 感悟医道精微——我校学子参观新安文化馆探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