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7日奔赴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展开了一场深入人心的艺术思政实践之旅。作为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刘开渠先生波澜壮阔的艺术生涯与赤诚的爱国情怀,在纪念馆内凝聚成一座座无声的丰碑,深深触动了青年学子们的心弦。
图为参观刘开渠纪念馆。纵慧琪 供图
步入纪念馆肃穆的大厅,团队师生立即沉浸在浓厚的艺术与历史氛围中。在讲解员引领下,大家首先观看了刘开渠生平纪录片,光影流转间,先生从淮北乡土走向艺术殿堂,最终以“人民艺术家”身份回馈桑梓的动人轨迹清晰可见。随后,师生们驻足于一件件承载时代记忆的作品前——无论是纪念抗战英烈的《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等大型青铜雕塑的雄浑力量,还是《农工之家》汉白玉浮雕流露出的深沉人民情怀,抑或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所展现的精湛技艺,都无声诉说着艺术家如何将个人才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名言“人生是可以雕塑的”,此刻更化为一种具象的精神感召,深深烙印于每位参观者心中。
图为刘开渠纪念馆。纵慧琪 供图
本次参观不仅是一场艺术审美的洗礼,更是一次扎根大地的思政实践。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展品本身就是鲜活教材。同学们通过近距离临摹速写、小组讨论分享等互动环节,深刻体悟到刘开渠先生“为时代造像,为人民立碑”的创作真谛。一位同学在速写本上郑重写下感言:“以前只知刘先生是雕塑大师,今日方懂,刻刀就是他的武器,作品就是他的宣言——用泥土与金石,铸就了民族不屈的脊梁与人民不朽的形象。”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青年学子们跳出书本,在刘开渠先生的艺术原乡中汲取了丰厚滋养。纪念馆内凝固的雕塑,正悄然转化为学子心中滚烫的理想与责任。他们深刻认识到,艺术之魂深植于家国土壤,卓越成就源于对脚下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未来,这份从淮北沃土生发的艺术力量与爱国情怀,必将激励青年一代在广阔天地间,以青春之笔奋力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