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乡村地区在法治建设与老年人关怀领域的需求日益凸显。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三下乡”活动在安徽省多个乡镇陆续展开。为精准对接乡村老年人的法治需求,让后续普法“三下乡”活动更具针对性,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治助老服务队早在2025春便启动了前期调研工作。
图为前期调研中的乡村图景何天瑶供图
2025年8月5日,由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治助老服务队发起,联合相关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打开银发老人的法律世界,进行“三下乡”实地实践,带去更多的法律知识。团队成员在相关部门指引下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镇冯于村对村中老人进行了上门访谈及普法。
图为冯于村村委处田文翔供图
在当地老人家中,团队成员通过与老人的聊天了解了村中的识法状况。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准备了一些生活常用的物品作为心意,在行程中对老人表达了真诚的关怀,访谈时辅以调查问卷,较为科学严谨又不失人情味地获得了村中老人对手机使用情况的数据。
图为团队成员与银发老人的和谐对话田文翔供图
据了解,村中有52%的老人从未接触过法律相关的内容,许多拥有手机的老人对于手机中的大部分信息并不能分辨真假,他们很少用数字渠道看法律内容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通过数字渠道去了解。并且他们表示更希望直接看到更为简单、有重点的普法内容。为了普法精神落到实处,团队成员现场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机观看法律内容。
另一实践地点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心连心养老院,团队成员团队提前与养老院沟通,根据院内老人的身体状况和作息时间,将普法活动安排在了恰当的时间,确保了在不会打扰老人们生活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图为淮南市八公山区心连心养老院王宇涵供图
据相关情况了解,老人们大多从亲人、朋友和邻居口中了解信息认为他们的话是可靠的,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较少,相比较智能时代的AI服务,老人们更加放心人工服务,AI普法并未在养老院的老人中全面普及。团队成员通过与老人的日常互动中向老人们讲述智能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处,帮助老人理解法律条文。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访谈养老院老人王宇涵供图
此次皖乡普法“三下乡”活动,让团队充分了解到银发老人们法律知识的漏洞和使用智能手机获取法律知识的困难,坚定了团队成员继续为老人们开展数字普法的决心,既为老人送去了法律温暖,也能够也一定程度上规避因法律知识不足引发的更多问题。此外,团队成员总结了此次的调研结果,积累了活动经验,期待为再次参加同类型的针对性普法活动提供参考,为新时代法治乡村的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通讯员:王艳 张靖媛 何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