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地书》,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会稽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收入语文课本最多时曾达31篇,也成了那一时代青少年思想的觉醒和启航。
内容简介
本书系鲁迅与景宋(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书信合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鲁迅信六十七封半),由鲁迅编辑修改而成,分为三集。体会到了鲁迅作为文人,笔端的别样抒情,他不仅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人风骨,更有青年面对爱情的茫然无措,一情一意,皆诉诸于笔端,而跃然纸上。信笺之于文字,更多的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情谊流转,但这封情书写的却是霍乱时期两个最真挚的革命青年的对白,诉说了一段“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的爱情。
闲谈
它最初得以映入我的意象,是两地书的起源。两地书也是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几封书信组成,是他们留给后人的经典爱情故事。当泸卖酒,琴台凤求凰,更多的是志意相投。两地书也以此象征着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
全书分为三集,第一集是一个有思想的革命青年向一个学者老师寻求内心答案的阶段,以时政格局为主题,此间却见先生渐渐褪去了冷硬的外壳和严肃文学的笔法,虽然严肃而认真是本态,但更多的是内心的交集,广平同志每每郁志奋沉之时,以先生一席话足以集抚慰她的内心,却更多的也照亮了读者的内心,剖析文章的最后却遇上了真实的自己。此间的辩驳更多的是思想的补照,“及违反民意的乱臣贼子,仗三寸〔尺〕剑,杀万人头,饮千盏血,然后仰天长啸,伏剑而殉。虽碌碌诸子或且不足污吾之剑,然以此三数人之牺牲,足以寒贼胆使有所畏而不敢妄为,然后迫得他不敢不稍从民意,此时再起而联络国中军民各界,昭以大义,振以利害。”以国家之存亡,民众之思想解放为己任,更以青年的现状为忧,那一个年代,更多的是为家国百姓的死志存亡,而非个人的贪图享逸。以“青年急待攻击,较老年为甚——尤其女青年——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中间媒介者,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而他们的确能有几分觉悟?不要多题〔提〕起来吧!实在气煞人!想“鼓吹改革”他们,一方固然为国家人材根本计,然而假使缓不济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亦杞人之忧也。”可谓时俗流弊的精准辨析了。中国国民性的堕落,社会体制的腐朽之深,更以相见其哀。
第二集,即为记录日常琐事与思念,读及此,或许又有人批揍先生的小情小爱了,但是此处活着的更像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他的激扬文字,他的点醒中华之民族,他的弃医从文的报负和长期以来带着民族镣铐深重枷锁而踽踽独行甚至于拖出血路的先生来说,太过于沉重了。他有着与旧思想决裂的勇气,他说“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他内心的压抑感和迷惘或许也因此得以意稍舒,全篇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鲁迅先生的人格丰碑却更加的深厚完整了,俗话说:欲知其人,必先读其书;欲深知其人,则非读其书信与日记不可。先生的嬉笑怒骂皆成个性。他不只是横眉怒目的战士,更不是泥雕木塑的硬邦邦的偶像,广平女士为之成就不可谓不高,也因为广平同志,先生的作品才得以成就了更高的高度,先生为师,严谨有教,先生为爱,也亦真挚热忱,此时的他才能脱下冷硬的外壳和锋锐的笔,他得以有所喘息,得以载重而斩向荆棘。
第三集,是广平女士怀孕之后的书信言语,此时更多了几分柔意和殷殷关切,他承担起了作为父亲的厚重,浓浓的关切溢于言表,海婴的出生,或许也象征着内心之火的希望,国之于家,此时料想,重任更是半分不差。广平同志对先生由敬重到爱情再到携手艰危,虽是难能可贵,却也不可谓不带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颠沛的无奈。曾在豆瓣上看见有人说:“能把情书写成这样,真的好无趣呀。”但我想说的是,此间之情,无趣即意趣,是只属于那一时代的两人的意趣。
家国罹难,烽火硝烟,你想要的激扬文字在这里;民族大义,哲理深思,你所求的答案情怀在这里;携手艰危,以沫相濡,你想要的爱情在这里。
经典语录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在进取的国民中,性急是好的,但生在麻木如中国的地方,却容易吃亏,纵使如何牺牲,也无非毁灭自己,于国度没有影响。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滔滔不绝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个慢下来的世界里交谈。
- 读《两地书》,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 鲁迅,原名周樟寿,“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会稽人。
- 04-29 关注:0
- 迷路了
- 命运总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吧,如今的安逸,是幸福吗,是希望还是失望呢,但我明白我失去了快乐。
- 04-28 关注:4
- 静听风吹雨
- 日暮时分,黑云压顶,顿时风雨皆至,倾泻的雨水汇聚成洪流并随水道迅速流走。望着这一切,我的思绪也随着它跌宕起伏、翻滚不息。
- 04-28 关注:2
- 风吹雨
- 她,安静的躺在茂密的草丛里,头深深地埋着。突然一片红的炫目的枫叶随风飘曳,轻轻的掉在她的乌黑秀发里
- 04-28 关注:2
- 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 再次想起,回忆依旧那么清晰;再次提起,快乐中包含甜蜜;再次与你,遥想那年曾经;再次憧憬,那个毕业之季。
- 04-28 关注:3
- 红尘旧梦·午后的太阳
- 她习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一遍遍的整理房间,将衣服找出来清洗,被子拿到阳台上晾晒。
- 04-28 关注:2
- 那一年的初冬,风在吹
- 时光的流转总是静默无声的。我们挥手告别了硕果累累的金秋,轻轻地走进了冬天的殿堂。
- 04-28 关注:4
- 檄饕餮文
- 吾闻《北山》曰,敦头北去三百里,有山焉,玉铜集簇,沃土丰盈,山曰钩吾也。
- 04-28 关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