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传承红色精神,勾勒振兴新路径—南邮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出门是山,抬头是山,守着绿水青山过着苦日子正是上个年代贵州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的生活逐步改善,贵州的发展有目共睹。为了探寻新时代贵州发展的故事,南京邮电大学“渠”光而行队于7月15日深入贵州省遵义市团结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追寻时代发展印记,助力祖国乡村振兴。
 跟随往事,了解大发天渠的发展历程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团结村人尽皆知的民谣一直被村里人传唱到1995年,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村民们一年到头只能吃包谷饭,村里的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村支书黄大发站了出来,带领村民们修建了“生命渠”——大发渠。
在参观大发渠的时候,我们无不被大发渠所处的悬崖峭壁所震撼,同时也被修建此渠众人的决心所折服。渠内的汩汩清流如今依旧是村民们的用水来源之一。而大发渠,也真正成为了团结村村民的“致富渠”。

图为团结村部分景观及大发渠特大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发渠发展的曲折历程,实践团进入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参观学习。馆内以文字形式中展示了大发渠的修建历程,陈列了大量修建大发渠时使用到的文件资料,并且复刻了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惊险时刻。在此次陈列馆之行中,实践团成员们对于修渠时遇到的各种艰辛无不动容,但是对于我们真正了解团结村来说,这些够吗?答案是远远不够。所以实践团成员准备深入团结村群众之中,与亲历者面对面交谈。
实地采访,体会感悟团结村致富之道
走进村子,在采访当地一位参加过大发渠修建的村民时他告诉实践团成员们:“从前连媳妇都娶不上的草王坝村民如今也能过上好日子,现在村里的产业种类多样,生活质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村民由衷的笑容也印证了大发渠给草王坝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
实践团还很荣幸地得到了采访黄大发老支书的机会。黄老生活很简朴,对实践团也格外热情。他在细细阐述这三十多年来村子的发展历程地同时,也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在最后合影时也是戴上了那枚在灯光下闪耀亮眼光芒的七一勋章。
“大发精神”传承在每一个团结村人心中。团结村的发展历程即是新时代贵州发展的缩影,贵州的发展也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这其中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值得我们敬佩。
此次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渠”光而行实践团了解了团结村的发展历程,并且深刻总结了团结村脱贫致富走向振兴的发展方法及采取的政策,通过进行制作宣传视频,撰写调研报告,总结深化了大发精神的内核,提炼出团结村的致富之道。他们相信团结村的致富只是乡村振兴成果的一个缩影,而在参考了其他村镇对振兴道路的探索,以及成功实例的经验总结之后,全国将会有更多的乡村走向振兴,这些乡村,也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一大助力。
(通讯员 何乐远 史绛希)

 
    作者:史绛希 何乐远 来源:“渠”光而行主题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3-08-11 浏览:
  • 传承红色精神,勾勒振兴新路径—南邮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 青年视角更是世界眼光
  • 7月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扬师德师风,促中外交流”志愿服务实践团在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中国教师博物馆(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
  • 08-10 关注:11
  • 南财学子开展文化调研:一带一路进无锡,草根文化新生机
  • 南财学子三下乡  悠悠文墨贯古今,雅韵梅园香如故
  • 南财学子三下乡  江南烟雨笼姑苏 踏步画乡探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