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广西师范大学柘漓有漆团队走进阳朔县欧美达,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桂林漆器非遗推广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留学生和中小学生,旨在提升桂林漆器在国际与地方的双重认知度,让更多人领略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柘漓有漆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桂林漆器的悠久历史、精湛工艺与文化价值。桂林漆器又称天然胎漆器,是岭南传统漆器工艺的典型代表,其以动植物材料的天然外壳为胎体,经选材、制胎、髤漆、入荫、打磨、揩清等工序制作而成,成器具有小巧精雅、妙趣横生、千器不同面的特点,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讲解过程中,团队还展示了多件精美的漆器作品,这些展品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瞬间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
留学生们被桂林漆器的艺术魅力深深折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杰克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的漆器,它们太美了!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一定要把这份东方之美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不少留学生纷纷表示愿意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将桂林漆器的独特魅力传递至世界各地。
图1:调研团队为留学生介绍桂林漆器
图2:调研团队为外国友人讲解桂林漆器发展史
而中小学生们在通俗易懂的讲解中,不仅了解了漆器的故事,还学习了相关的外语词汇。现场,团队成员通过趣味问答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桂林漆器的印象。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图3:调研团队为中小学生开展非遗推广活动
然而,在活动中,团队也发现,桂林漆器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尽管桂林漆器制作技艺在2018年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许多人对这一非遗技艺知之甚少。团队在与观众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桂林漆器,对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价值了解非常有限。
为此,柘漓有漆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未来可通过举办专题展览、文化节庆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和了解桂林漆器。同时,探索将传统漆器工艺与现代设计、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比如开发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漆器文创产品,将漆器制作体验融入旅游线路中,推动桂林漆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公众对桂林漆器的了解,更为其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柘漓有漆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千年漆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为文化自信注入更多活力。他们计划与更多学校、社区合作,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让桂林漆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桂林漆器这一非遗瑰宝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