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在这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冀土寻星火・宣讲续荣光”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校史馆,以“八秩薪传,医路致远”为主题,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医学精神溯源之旅。
上午11点,参观活动开始。序厅气氛庄重,暑期实践队成员先驻足于展示墙前,深入学习镌刻其上的承医精神“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校训“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及办学理念“仁爱至诚,知行合一”,体会其中厚重内涵。经讲解员介绍后,实践队同学们了解到,承德医学院自1945年建校,经多次更名,已培养五万多医学人才。当年,在1945-1948年战火中,冀东军区卫生学校师生边支援抗战、参与解放战争,边办学治伤,诠释医者担当。1948年辽沈战役时,该校在朝阳沟建12座战地救护所的事迹。“蓬勃新生,跨越发展”展厅内,荧幕上的影像资料吸引了所有人。承德医学院在抗击非典时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等重大灾害中的突出贡献,让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深受鼓舞。大家表示,这些事迹是承医精神的生动体现,将激励一代代学子践行初心使命。
随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跟随讲解员进一步参观交流。“当年学校在抗战烽火中孕育,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固定的教室,师生们就以山洞为课堂,用树枝在地上写字;药品匮乏,就上山采集中草药,自己动手炮制。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学好本领,救死扶伤,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支撑大家走下来的,正是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的执着和对国家的忠诚。就像1950年,学校组织医疗队支援抗美援朝,报名的师生排起了长队,有人甚至写下血书,那股热情和决心,至今想来都让人动容。”
同时,在面对“仁爱致诚,知行合一”的八字校训时,讲解员无不敬畏的说到:“‘仁爱致诚’就是要心怀善意,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这是医者的初心;‘知行合一’则要求我们将所学付诸实践,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多年来,无数承医学子正是秉持着这份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这场心灵的交流过程中,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点头沉思。这场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承医精神中那抹耀眼的“红”—那是革命年代的热血丹心,是建设时期的坚守奉献,更是新时代医者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交流让自己对承医精神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定会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讲解结束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齐聚展馆墙上的《承德医学院赋》前,齐声朗读起来。“赤心红医,紫塞逐梦”的校史精神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传递,每一个字都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心中。参观结束之际,全体成员在校史馆内合影留念,将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永久定格。
撰稿:梁铭肸 张晨婧 高天泽
图源:杨梦蕊 邢恩东
审核: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