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花供祈愿,江米塑祺

二十大提出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青年应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同时也被赋予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积极响应二十大的号召,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八名学生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走访山东菏泽的牡丹区,并开展实践活动。去探寻惟妙惟肖曹州面人背后的藏藏。
尧舜花供祈时祺
“黄河之下游,入鲁之开端”,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的山东省菏泽市,在尧舜时期,常因黄河决口而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当时的曹城百姓便猎杀活物祭天地、敬鬼神、奠列祖,以此来避灾祸、求平安。但部分穷苦人家拿不出鸡鸭鱼肉的上等祭品(也有一说是为了节约),只得用白面捏成鸡、鸭、鱼、猪头等仿生面塑代之,之后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艺术品,种类也增多,称之“花供”,这也就是曹州面人的前身。但“花供”此时仍带有祭祀祈愿色彩,并不能算是完全的艺术品。队员们在网络上查询该类“花供”的图片,也大多都是出现在祭坛上。
时潮翻涌,当地面塑也是历经几度浮沉兴衰。实践队队员们通过询问菏泽牡丹区的本地学生得知面人技艺在当地更集中在穆李村。搜寻穆李村的面人历史时,队员们发现当地有一“沐恩碑”,并有所记载:“吾曹向无此术,自清咸丰三年,二君(江西面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偕游吾曹,居碱集西穆李寨,自食其艺,获值浮于所用……七十年来,相传再及五世,蔓延曹属以及附近直隶、河南两省,从艺者不下千余人。”队员们发挥各自文言文解读能力,了解到曹州该地本没有面塑这门技艺,是王、郭二人将此面塑技艺带来穆李并广泛传播的。“天下面塑出穆李”,队员们查阅资料知道王、郭二人与曹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相结合,便形成了今日远近闻名的“曹州面人”。查询到的各类资料让曹州面人技艺在队员们心中愈加立体,也为队员们后续的调查了解明确了方向。
 
    作者:汪以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发布时间:2023-01-1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