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走进印象红伏,体验新农风貌

数字建设,红色引领,促进乡村振兴。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梦小队于2023年2月11日前往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开展了以“乡村振兴焕红光,助力乡村在路上”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月11日,团队首先来到了红伏村党群服务中心,找到了当地村支部书记林书记,林书记在知晓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亲自带我们进行参观学习。走在红伏村的路上,泉水叮咚、沃土千里、满院绿阴、阡陌交通的画卷向我们徐徐展开。

图为当地村支部书记林书记为逐梦小队讲解当地的农业农村发展状况。陈大珊 供图
林书记从事红伏村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对红伏村的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如数家珍。“红伏村抓住了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保持了原水、原树、原村,实施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彩钢整治,厕污共治,村庄单点整治向全域美丽提升,为旌阳区现代都市农业‘加速跑’助力,形成村民增收,集体壮大的新动力”林书记说到。林书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红伏村的娜芽植物园,四川德阳光华酿造厂,万顺养殖场,绿宝图智能育秧基地,红光印象,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德阳工作站的发展情况。乡村整合了种养,旅游,农副产品等旅游资源,开辟了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大力推销本地农家旅游,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以勿忘我花海园艺家为基地,展销各类花卉,线上通过公众号宣传。同时,林书记也介绍了当地村民的基本信息为我们下一步深入调研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林书记和逐梦小队合照。陈应君 供图
随后我们对红伏村周围居民和产业园区进行了走访,对其产业类型、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家庭生活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了解。首先在与居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变五社”引领下的“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流转土地相结合的方式,让村民们在获得土地入股分红、收益的基础上,还能在自己土地上劳作,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哎呀,现在好啦,这个党的政策好,让我们富起来了,让我们生活的开心,咱们把地租出去,在自家地上劳作,比自己种地划算的多。”一位老奶奶笑容满面的说道。然后,我们顺着老奶奶给我们指示的路线,来到了李杏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与基地的工作人员沟通中,我们知晓了李杏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是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联合打造的一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在这里进行了西梅、紫皇李、醉心桃等10个品种比较示范,宽行窄株起垄定植技术、肥水一体化与配方施肥技术、行间自然生草与机械控草技术、轻简化整形修剪技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的示范。这其中示范轻简化树形2种,示范配套栽培技术5项。基地的示范品种、技术成熟以后,将会推广到各地,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数字化,促进乡村振新。最后,我们来到了黄土河专合作社,在与产业园区负责人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园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现在正在打造现代化农业种植实验园区。在园区内的控制室安装着一套系统,是整个园区精确监测控制水量的“中枢”。在近千亩的园区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每一个区域土壤中的水分数据。当监测到土壤中水分低于标准值时,系统可自动打开灌溉设备,当监测到土壤中的水分达到了标准值,系统又可自动关闭灌溉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喷灌、滴灌设施覆盖整个园区,可以充分节约水资源,让灌溉更加合理。拥有智能水肥一体化后,园区也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大难题,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园区内种植了爱媛、金橘、明日见、春见等12个品种,让园区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通过线上推广,线下销售,实地采摘的模式。园区也成立了旌阳区新型职业农民之家,组织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新技术轮训,从农村留守老人中挖掘和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让周边留守老人每月都有两三千的收入,为他们赢得了生活,赢得了认可,同时,园区还会定期组织幼儿园的小朋友研学,为他们讲解园区的现代化设施,培养他们创新思想。

图为逐梦小队成员向当地农民了解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陈应君 供图

图为逐梦小队向基地的工作人员了解该园区的情况。陈大珊 供图

图为逐梦小队向合作社负责人了解园区的现代化设备情况。陈大珊 供图
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红伏村一直以党建引导先行,这里居住着许多在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中奋力拼搏的军人们,开展了“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同时,还利用村史馆,红光桥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村史文化展厅,打造了红色旅游。为了响应二十大的召开,团队成员发放了二十大的学习资料,带领村民一起学习了二十大的精神,村民们都很积极得听着我们讲解,同时团队成员也耐心的为村民们进行了答疑解惑。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知道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是需要很多数字技术和现代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之路是艰辛的,同时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做为农科学子,我们有责任成为一个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找准契合点,拨动共振点,步履铿锵,行稳致远的把乡村振兴之路走下去。

图为逐梦小队合照。陈大珊 供图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梦小队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梦小队
    发布时间:2023-02-1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