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育人育心,信心坚定,赤诚热爱,心怀家国,心系人民。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让孩子们重获新生,从扭曲的道路奔赴光明,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找到了黎明方向。
在此次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支教活动中,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认识到我的工作不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如何“育人”,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感受到爱与温暖,这也不是短短的几天支教能实现的,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总结以及不断的热情信仰才能把乡村支教长长久久的坚持下去。对比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乡村中的他们拥有一袋小零食就能被全班同学羡慕,紧紧围在他的身边。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学校内老师和同学合影。大学生新闻网通讯员 冯鑫洋 摄
治贫先治愚。真正的富有应该是精神的富有,在支教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作为“趣味课堂”的老师,设计了不同的趣味知识课程。比如我的第一节课《纸,大力士》,以前从来没有站在讲台上完整的上完一节课的我,对于授课既新鲜又紧张,不过,小班同学们热情的回应让我很快地消除了这种紧张感,很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再比如《中国文化》趣味英语课上,二班同学们捕捉信息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他们积极参与,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正如毛主席曾说:“青年力量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虽在贫瘠之上,但天地辽阔,只要初心坚定,牢记使命,便足以散发荣光,恣意翱翔。要久久为功,立足现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生长于山区的孩子搭建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用行动给孩子们的梦想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