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7日,广东金融学院红色基因传承团“清茶”红色金融宣讲团走进英德,调研当地红茶百亿产业。通过参观一些茶厂以及茶园等,深入了解英德红茶的发展历程,体悟其不断改革创新的进程,打造红茶百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脉茶香传承促振兴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91年,英德红碎茶通过出口远销海外,以其颗粒重实,色泽棕润,香气清鲜高锐,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爽的特点,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金红色基因传承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英红博物馆,深入了解英红发展史、五七干校历史、越南归侨文化、归侨文化。
......
如今,英德红茶已逐步从红碎茶阶段发展成工夫茶阶段,主要以条形状的“英红九号”红茶为主。越来越多的职业青年融入红茶百亿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英德人民“淳朴、务实、进取”的精神面貌在茶文化传承中熠熠生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红茶百亿产业更需要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广金红色基因传承团队樊钰炫讲到。
科技赋能红茶百亿产业
广金红色基因传承团陆续实地调研考察了中央智能茶厂、英九庄园等,了解红茶百亿产业中的“科技力量”。
英九庄园有国内首个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中央智能茶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促进园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引进专家团队,搭建红茶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平台,茶园内部自成一个数控传输中心,提高了茶叶耕作机械化率。
“摘茶时不能用指甲掐断茶茎,采茶有自己独特的手法”,调研考察过程中,茶园讲解员亲自下田教授队员采茶手法,对于娴熟的采茶手法,队员纷纷点赞叫好。
近年来,英德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通过“产业园+科技”模式,积极打造省级红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依托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技术力量,推进英德红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以“小茶叶”撬动“大产业”。英德,正以她的独特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依托“红茶发展、乡村振兴”的“英德模式”。广金红色基因传承团走进省级英德红茶产业园、中国工商银行广德园支行、英红镇新岭村、红旗茶厂、英德市乐品农业有限公司、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调研,总结红茶百亿产业助力英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18年,英德市成功申报省级英德红茶产业园项目,以“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形成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新格局。队员看到的省级英德红茶产业园,总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值不断增加、茶农收入不断提高。中国工商银行广德园支行,积极发放资金支持红茶茶叶金融的发展。英德市乐品农业有限公司,在红茶的批发和销售上下很大的工夫不断创新。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持续深耕于茶种植的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红旗茶厂虽然历经过没落,但幸运的是,茶场原有的建筑风格得以完整保留。2021年以来,红旗茶厂先后被列入广东省工业遗产、国家工业遗产、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积庆里红茶谷之旅成为全国首期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全国“10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之一,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注重红茶文化的引领,建造了广东省首家以红茶为主题的茶叶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显然,“茶业+旅游”的致富链条已然成为英德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的重要组成。
据悉,本次广金学子赴英调研红茶百亿产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队员们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英德红茶百亿产业,英德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