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杜佳好)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教育方针,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偏远地区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3年7月3日,北纬30度•寻粹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火青小学,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支教宣讲工作。
开展溺水教育,保障生命安全 炎炎夏日,不少同学会跑去乡村河边游泳玩耍,但随意游泳对于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容易造成溺水。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旨在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和自救的常识,如何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之前,对于溺水的知识,同学们的了解并没有多少,当真的溺水了应该怎么办,如何急救,都是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中,服务团结合多媒体,运用ppt给大家进行放映讲解,包括溺水的急救方法、游泳的注意事项、落水不要错误施救以及落水如何自救。在讲解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带领小朋友们做游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例如:手腕踝关节运动、扩胸运动、头部运动,并重点强调游泳前的准备工作,防止溺水情况的发生。在提问环节中,对于发现同伴溺水后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部分同学说直接去救人,另一部分同学说去叫家长或者去找医生哥哥和护士姐姐。在这个问题上面,告诉同学们救人的前提是保障自身的安全。
在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后,服务团对同学们也开展了日常健康小知识宣讲,健康要从小抓起,注意饮食健康,注意睡眠规律,从小养成好习惯。在疫情蔓延的这三年来,“消毒”成了热门名词,小朋友们需要勤洗手,将“七步洗手法”落实在生活中。出门在外需要佩戴好口罩,不聚众,不去人多的地方。通过日常健康小知识的宣讲,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融会贯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
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志愿者们表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自身身体健康,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在教育中可采用趣味性教学,为课堂带去活力与欢乐,改变课堂固有的形式并加以创新,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次乡村支教活动,带来的健康宣讲、趣味课堂、音乐之声,旨在提高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在有朝一日成为祖国栋梁,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宝贵力量,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