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拾遗记-品琢吴越 ——乐道拾遗 匠心筑遗

  探寻非遗足迹,争做时代青年。值此假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拾遗记-品琢吴越”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活动,深入了解吴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保护传承、研究探讨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肩负起新时代下青年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拾遗记-品琢吴越”实践活动集中于七月开展,实践团队主要由22名成员和两名指导老师组成,团队根据吴越地区非遗文化分布地区划分,精选出四种非遗文化产品进行探讨研究,分别为南京绒花、无锡惠山泥人、台州蛋清羊尾、杭州油纸伞。
  江苏南京绒花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南方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本次“拾遗记”南京小分队于7月2日到访了江苏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的绒花坊。南京绒花手工技艺,江苏省南京市传统技艺,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绒花艺人赵树宪是南京惟一仍在从事绒花制作的艺人。小分队成员与赵树宪工作室的小伙伴进行交流,了解到制作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整个制作过程分为“勾条”“打尖”“传花”等多个步骤。
  首先,要将蚕丝煮熟后的熟绒,染成不同的颜色,制作绒花花瓣和花蕊的材料。再用烧至退火软化的黄铜丝捻成螺旋状,成为“绒条”——做绒花最基本的部件。接着,用剪刀对绒条进行修剪、加工,变成各种形状,即为“打尖”。最后再攒成各种花式,一朵绒花才算初步完成。
  同时小分队成员还亲身体验和感受了绒花的绽放之美,虽然在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意外、失误,但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还是完成了一朵“永不凋谢”的小花。以铜丝为骨,以蚕丝为肉,手指翻转之间,将零落的蚕丝变化为簪花,这样的一朵花更有雍容质感。
  精致唯美的绒花可以永远保存,望不枯不败的绒花能和它的寓意一样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及喜爱,真正的做到永远的“花开不败”。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
  7月10日“拾遗记”无锡小分队前往无锡市惠山古镇进行惠山泥人技艺的了解以及学习。无锡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锡山先民施墩遗址。无锡的当地人对于惠山这个风水宝地有着特殊的情愫,俗语道:惠山古迹多、寺庙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烂泥嬷嬷多。这里的烂泥嬷嬷指的就是惠山的泥人。
  惠山泥人工艺精妙,多使用惠山黑泥,装銮典雅,细腻雅致,注重对人物性格和表情的塑造,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韵味。其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山泥人的制作从选泥-制培-塑造-阴干-保存-着色,在泥人上用各种色彩,一般用的是水粉,然后用清漆固色,最后一步为保存。小分队成员此行体验了上色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手法以及着色技巧。
  无锡惠山泥人也是我国非遗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分队此行还有幸拜访到了当代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丁国安,他是丁阿金的传人,我们就起源问题向大师开始了请教。
  丁大师讲解到:“泥塑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地域都传承发展着中国泥塑艺术。目前在中国泥塑这个地域,总共有十三家,最具有代表性的那就是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一个是代表了北方的最高水平,一个代表的是南方的最高水平。无锡惠山泥人由以祠堂文化为核心的大美惠山从事此项技艺,是祠堂文化引申出来的一张国家级的非遗文化名片。”
  丁大师补充道:“我个人认为泥塑是人类艺术之母,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艺术都是由泥塑而产生的,由泥塑而隐约成形,包括雕刻等等。
  浙江台州蛋清羊尾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地之一。2023年7月20日,台州小分队开展了本次局部实践任务。此次的活动目的是使更多人认识到专属于临海的非遗特色美食——蛋清羊尾。此次实践考察的路线为:紫阳古街——白桥塔饭店——特色咖啡店。实践组会在每一个地点进行拍照和摄影工作,并寻找独属于这里的特色。
  首先实践组来到了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的紫阳古街,这条千年古街充满了古代人浓浓的生活气息,仿佛回到了那个吟诗作画的古时代。
  每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味道。这些味道里蕴藏着人们对一方水土的眷恋,也见证着人们对古老技艺的坚守。在这里,有独属于台州市的特色美食——蛋清羊尾。蛋清羊尾又名蛋白夹沙,是浙江临海列入《中国菜谱》浙江卷的传统特色名点,是台州非遗美食的代表之一。正像夫妻肺片没有夫妻,蛋清羊尾也没有羊,它的主要蛋清羊尾的制作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它特殊的技巧在里面。”
  第一步是蛋清打发,现在多用电动打蛋器,要打发至筷子立而不倒。食材就是蛋清,因为它的形状特别像羊的尾巴而得名。
  第二步用筷子夹起一个豆沙丸子,放在一小勺蛋清中浸一浸,立即放进热油里炸。蛋清一入油锅,立刻像一座绽开的白莲花,瞬间将豆沙整个包住。
  在“炸”的过程里,要求一直不停地翻滚,让蛋清羊尾充分“发”起,一个个丸子像乒乓球一样,浮在油锅中,胖乎乎,黄澄澄。
  起锅后在表面撒上一层浅浅的白糖,和内陷里的豆沙相互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蛋清羊尾的口感很独特。它的外层是一层薄薄的蛋清,内馅则是鲜嫩的猪肉和香甜的豆沙。品尝蛋清羊尾时,先感受到的是外层的蛋清,口感柔软细腻,带着一丝清香。接着是内馅的味道,猪肉的鲜美和豆沙的甜味相互融合,让人回味无穷。整体来说,蛋清羊尾口感丰富,层次分明,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小吃。
  浙江杭州油纸伞
  跟随“拾遗记”杭州小分队脚步前往桥西历史街区,成员们于7月28日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并在手工艺活态馆体验了油纸伞的制作。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而杭州是江南水乡,四季雨水众多,竹木资源丰富,因而油纸伞应运而生。作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纸伞在杭州已有230余年的制作历史。最早的油纸伞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董文远九房开设的。当时杭州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大红伞等多个品种,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备雨具。
  在馆内,成员们了解到了油纸伞的起源,在“伞的文化”展厅中,我们了解了油纸伞不仅是遮风挡雨的日常用品,更是人们将自己情感、观念建立在这基础上的一种寄托。
  成员们在手工艺活态馆志愿者那里了解并体验了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以“号竹料—制骨架—裱伞面—上绘—刷桐油”为主要工序,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堪称中国活化石。
  非遗,传承的不只是技艺。一把好伞,需要经历上百道工序,需要使用上百种工具需要经历上千次检测、当我们撑起一把油纸伞,雨天从伞面上蜿蜒而下的不仅是雨水,也是中华文明的沧桑。现杭州西湖绸伞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之“传统技艺·伞制作技艺”范畴。它不仅象征着手工艺术的匠心精神,还融汇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素养,承载着千年富有意境的东方美学生活方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践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不仅详细了解到了吴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及特色,还深刻认识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蕴含的丰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底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非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的冲击,前期辉煌后来后继无人的事例不胜枚举,有不少传统非遗手艺因后继无人而逐渐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作为当代年轻人应当从多方面培养对于非遗文物的兴趣,让非遗文化以多元的方式传承下去。因此,拾遗记小分队在实践最后开展了以幼儿为本为核心的主题宣传活动,对新时代少儿进行非遗文化的普及以及学习。
  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注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时间掺杂着精神,诉说岁月未逝,每一件非遗手工艺品的静谧感诠释着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守一方天地,承一项技艺,在每个非遗文化的背后,是一位位非遗传承人的信念和坚守。“拾遗记-品琢吴越”实践团队将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非遗也会继续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迎接它的是更加熠熠生辉,灿烂耀眼的未来!
 
  供稿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拾遗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拾遗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拾遗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
  • 果椒之乡话推普:兰州理工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走近秦
  • 拾遗记-品琢吴越 ——乐道拾遗 匠心筑遗
  • 葡萄沟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08-22 关注:4
  • 南京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 在乡村沃野里学思践悟,在社会实践中描
  • 南京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汇聚青春力量,实践探索产业兴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