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当中巴车驶过鄂西南的碧水丹山,稳稳停在来凤县旧司镇口的时候,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凤’同行,与‘数’共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恩施来凤县旧司镇关于数字化乡村的探寻之旅就此展开。
迈向美丽乡村,人大代表怎么说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同向辉同志交谈)
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探寻一位人大代表的致富经验。
向辉,高级农业经理人、国家级创业培训教师。农园(恩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位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就是团队的首个采访目标。
在访谈中,向辉分享了她从城市回归乡村,投身农业生产的经历,以及她如何通过创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新型农民,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向辉代表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学子们认真倾听了向辉同志的经验分享,并就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向辉通知对学子们提出的创新想法表示赞赏,并期待未来能有合作的机会,共同探索农业现代化数字化的新路径。
数字政务为乡村振兴增效赋能
7月1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走入旧司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开始探访数字政务的现实魅力。
(图为旧司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杨学练在接受实践团队成员的采访)
在旧司镇政府,当地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队。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了解了旧司镇在数字政务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在采访中,旧司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杨学练详细介绍了该镇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通过建立数字乡村平台,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大大减少了前往县城的次数。此外,数字政务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旧司镇的数字政务实践不仅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还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模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这些举措有助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旧司镇人民政府对湖大学子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旧司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在旧司镇人民政府合影)
“数字+共同缔造”:新街村走在美丽乡村建设前列的秘密
7月2号上午,实践团队来到来凤县旧司镇新街村村委会。
新街村在2023年11月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森林乡村”,于2024年1月获评“来凤县美丽乡村”。实践团队来到这里正是想学习基于数字乡村的大背景下,基层工作人员如何针对当地特色更好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为新街村村支书向春发)
面对实践团队的采访,村支书向春发表示,对于新街村而言,能够走在乡村振兴前列,既离不开数字乡村平台,更离不开“共同缔造”治理理念的实施。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村民们可以查看自己的粮食补贴、交通补贴、贫困户补贴等等,不仅让村民少跑腿,也减少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量。不同于隔壁后坝村的循环农业种植,新街村的建设重点放在“农旅融合”。村民们自发种植绿茶200亩、藤茶100亩、油茶180亩以及小水果460亩(包括刺梨、脆枣、脆冠梨等),成立了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园野家庭农场、峻源康刺梨专业合作社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村70%土地都已流转到专业合作社,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另外,每年举办的樱花节的樱花道,皆为农民自愿无偿捐赠的土地所建设。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走研学培训、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村民出土地出人力,村委会争取项目,这样的“共同缔造”的发展模式为新街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大赋能。
(图为新街村村支书向春发接受实践团队的采访)
最后,村支书向春发代表新街村村委会对实践团队能够在假期时间前往偏远地区实地调研表示赞赏,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将诗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事业赋能、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新街村村支书在村委会合影)
此次采访不仅加深了学子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也为实践团队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另外团队成员们还认识到了数字政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计划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带回学校,进一步探索数字化乡村的最佳实践,并为未来的乡村振兴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继续秉承服务社会的宗旨,努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通讯员 曹田 范博 王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