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了解合肥科技文化现状,2024.7.13,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团队来到合肥市科技馆蜀西湖管区实地参观,目的是参观了解这所新建的科技馆,为调研报告提供相关资料。

随着上世纪科技兴国战略国策的提出,合肥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抓住时代契机,建设中国科技新城。更深植红色基因,深化改革,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合肥市各区相继建立了博物馆、地质馆、科技馆等。据调查,合肥市科技新馆位于高新区彩虹东路与石莲南路交口西侧,建筑面积是黄山路合肥科技老馆的四倍多。设置了11个常设展厅,3个特种影院以及10间用于青少年创新教育的科学活动室等,功能与设施齐全且多样。场外工作人员告诉团队:“合肥市科技新馆在整个合肥市也是非常好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不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还免费对公众开放。在假期,开馆日人流量非常大”。可见科技新馆在市民中受欢迎程度。
上午8点半,阴雨绵绵的天空伴着盛夏气息,虽然天气闷热,但团队成员刚下车就被硕大的建筑所震惊。科技馆的外观设计充满未来感,由有“智慧盒子”的号称的三叠巨大的穿插台阶结构和四周的草坪组成,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且充满了科技气息。正门前广场上宽大的动态屏幕夺人眼球,上面展示的是裸眼3D效果的视频,仿佛引领着观众步入奇妙的科幻世界。九点整,人群在正门聚集。团队采访了一名游客,这位游客说:”这次是与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参观的,孩子非常喜欢科技馆,这已经是第三次来了。“九点十分左右,团队正式入馆,参观开始。

整理好衣服,耸起精神,在工作者的引导下随着人流,整齐步入一楼展厅。团队存好物品后,大厅内响起了将要进行的超长间隙特斯拉放电实验通知,在众人的围观下,一道道电弧击穿空气,所有人争先拍照记录下这一视觉盛宴。跟着馆内指南,团队按顺序从1号馆——“好奇”展厅开始,初进入就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科幻而神秘的世界:无数自上向下的多彩投影,让人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的场景之中。几分钟后,展厅的工作人员领着人群,面含微笑,浅显易懂的介绍科技馆的一系列物品,不少孩子积极提问。这与合肥市科技馆的理念相符,即理解科学,通过实践与课内知识相结合,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其中2号馆令人印象深刻。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展现大自然万物,发挥科技互动优势,将自然场景与互动展品融合,展现生命之奇迹。展厅内近百个根据现有资料一比一还原的古今生物,栩栩如生。设计师将它们设计为迈着步伐的姿态,刚见到的一瞬间,仿佛向一群活物向人群走来。其中一个玻璃展柜里的是顺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上面刻着已经灭绝的生物名字,无言陈述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保护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3号馆讲述人类本身。从医学上人的生理结构到人类学角度,便于游客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4号馆讲述各种灾害,如地震、海啸、火灾等,提醒人们不仅要警钟长鸣,更要未雨绸缪。5号馆以物理学中的度与量这一标定世界的工具为主题,从这一创新视角了解我们的世界。团队总结为譬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更推动了科技进步,还促进文化和经济交流。偌大的展馆中,团队所有成员聆听解说,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图片叙述,和科技展板互动,对科技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号馆是团队最期待的,非常可惜的是6号馆“杨振宁陈列馆”还在施工。这位走向世界的华夏赤子、科学巨匠,对中国科学的研究、自然的理解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也是合肥人民的骄傲,更是炎黄子孙的骄傲。7号馆讲述物质就是能量。从微观角度到宏观世界,能量始终存在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并通过不同形式变化,周而复始,生而不息。8号馆讲述各种工具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通过各种工具,有效的延伸了原本非常有限的肢体和器官能力,一步一步发展到如今便携的生活新的生活。因此人类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传承,才形成了当今璀璨明亮的文明。科技馆的展品数量太多,时间临近闭馆,团队还剩下三个展馆并没有参观。最后,团队来到出口处的纪念品商店,这里摆满了各种以科技相关事物或人为原型制作的复制品和文创产品。每一件都设计精美,有些还可以游客DIY,既具有实用性,又不失为一份独特的文化纪念。下午4点,参观步入尾声,众人平复心情走出展馆,先前的阴雨绵绵的天空早已烟消云散,最后团队成员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科技馆留影纪念。至此,科技馆之旅迎来尾声。

志愿团队在科技馆的参观体验不仅仅在于观看展品,更在于感受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这所公益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面向大众的公共科学中心,以世界眼光、合肥特色,让所有人领略到独属于合肥科技馆的那一份魅力,不同于单单的文字、图片、书籍或视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好奇的学生、专注的学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令人瞩目的是对科学抱有激情的孩子们,它们是最新鲜的红色血脉,象征着祖国的未来。科技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科技成就的地方,更是一个启发思考、激励创新的源泉。展示着中国紧跟世界科技潮流,以独立创新精神,走属于中国的世界科技领先之路。这如同红色基因,用坚定与执着,谱写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科技故事。人类的进步就是科技的进步,这由科技构建的文明阶梯将一步步向前,直达未来,再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