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三下乡团队前往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就乡村振兴中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现状展开实地调研活动。
据了解,四坪村是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随着人口流失乡村几近空心,常住人口寥寥几十人。2020年一切迎来了转机,屏南县政府与国内多所高校共同成立的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落地四坪村。潘国老,一位常年在外的四坪乡贤出于对乡村的热忱参加了当年年底研究院举行的爱故乡座谈会,这次的思维的碰撞,让潘国老下定决心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随后,他与新老村民一道成立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开拓乡村资源。目前,村内有小毛驴四坪农园、星空营地、松韩屋民宿、林下灵芝种植等多种新产业。
图为“新农人”潘国老向团队介绍食光梯田情况
7月17日,团队首先到达四坪村,与“新农人”潘国老一同前往乡村产业“食光梯田”,路上,潘国老为团队成员细心介绍了项目的功能分区、在建场地和未来规划。当行至稻田边时,潘国老谈及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生态农业不仅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更大的生态是山水林田湖和生物的多样性和谐,经过四年的生态建设,现在稻田每年只需两次生态防控就能有效减少病虫草害,稻米虽然生长速度不快但稻粒更加优质,香味更加醇厚”。
参观结束后,团队一行回到四坪村听取了潘国老以“一亩田的N次方”为主题的演说,“我们要实现乡村山、水、林、田、湖综合开发;瓜、果、菜、稻、药共生种植;农、文、旅、娱、居多元发展,我们对土地有多爱,土地对我们就有多温柔。”潘国老谈到乡村发展时说到。

图为三下乡团队与四坪乡贤潘国老合影
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对乡村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开拓了乡村发展的新视野,并对当地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队员们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新想法新思维,要努力挣开束缚,将所获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
文/张晨宇,陈浩楠
图/张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