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照华影,水漆承韵。
“漆之为用也,始于书逐渐,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
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千年之前,漆器制作更是我国传统非遗制作技艺之一,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大漆的了解知之甚少。为向更多的人们普及非遗大漆知识,让孩子们从小了解非遗大漆的有趣工艺与基本知识,烛光支教队与阅伴湾童书馆携手组织了一堂特色漆扇制作课程。
课程面向家长与孩子展开,意在传播非遗的智慧之美,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课程详细介绍了大漆的制作工艺与发展进程,在场人员共同了解了漆扇制作的技法,并欣赏制作完成后的独特花纹,充分吸引小朋友的兴趣,随后,支教队队员与童书馆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组织现场,鼓励每一个参与课程的小朋友亲自动手制作漆扇,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图1中志愿者正在和老师一起开展活动。 通讯员 周智瑞 摄

图2中学生制作的漆扇。通讯员 董文轩 摄
漆扇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雅情趣,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现代社会,中国的漆器工艺正在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独特符号。
此次特色漆扇课程,将现代艺术与古代文化充分联系起来,烛光支教队与阅伴湾童书馆基于文化土壤,发扬传承新时代的非遗艺术,绘就瑰丽的漆艺艺术画卷。希望通过此次课程的成功开展,传播中国非遗的文化符号,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