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熊秋涵)乡村振兴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批积极投身乡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先进个人,为了解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共谱‘农’韵,青春助‘巴’”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重庆市巴南区丰盛古镇采访到了丰盛著名烤酒“窖里香”创始人—廖颖女士。
廖颖女士作为一名80后,不仅是“窖里香”创始人,也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盛烤酒”的传承人,2013年回到家乡丰盛开始她的返乡创业之路,2017年 在丰盛古镇十字街开设“窖里香”酒坊,与此同时,她选择了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天南地北的爱喝酒人士展示窖里香。
(图为促进团成员采访“窖里香”创始人廖颖女士 通讯员 杨欣悦 摄)
廖颖女士表示,之所以返回家乡传承窖藏这一特色工序,不仅是因为现市面上假酒太多,没有小时候酿酒的味道,最重要的是对酿酒的喜爱和对文化的传承。正是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才让她愿意倾尽毕生精力去传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窖里香”酒窖 通讯员 徐嘉坤 摄)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与廖颖女士深入探讨了关于非遗传承、制作技术、制作原料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在谈到酿酒的制作时,廖颖女士说:“我们酿酒是选取山泉水、优质高粱作为原料,用传统酒曲发酵,酿制真正的纯高粱酒。窖里香的酒口感醇厚净爽,余味悠长,在饮用时能明显感受到其绵密、浓厚、柔和的风味特点,就像感受到丰盛古镇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图为“窖里香”创始人廖颖女士 通讯员 郑冉 摄)
从选材到酿造,从烤制到窖藏,每一步都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每一环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我们从中了解到窖藏烤酒的方法已传承了五代,历经100余年,但其在父辈因外出创业而停止烤酒,在2013年,由于父辈年长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爱,廖颖女士重返家乡丰盛,传承祖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本次专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是人才回归与文化传承的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征途上,每一步都凝聚着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代人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共谱‘农’韵,青春助‘巴’”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也纷纷表示,愿意为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创新传承方式,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窖里香”创始人合影 通讯员 郑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