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力助残,真情暖人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热情与信念,在暑期踏上了特殊的征程——助残社会实践。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通过线上调研以及面对面的访谈形式,广泛听取不同地域、社会各界的声音,以期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过精心策划与准备,学子们精心设计了问卷及访谈问题,涉及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社会认知、政策效果等多个方面。
通过广泛而细致的样本采集,实践团成员成功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年龄与职业界限的宝贵声音,合计总共500余份。这些真实、多元的观点,不仅映射出当前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整体态度与认知水平,更蕴含着推动社会进步、增进理解与包容的无限潜力。总体调研数据反映,社会针对残疾人群体的支持与关注仍存在一定差距,应当加强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与支持,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据此,“食力助残,真情暖人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基于调研展开进一步的访谈、宣讲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共建美好社会。
在访谈过程中,众多受访者分享了他们对残疾人的真实看法与相处经验。延吉市民朱先生强调尊重与关爱,他认为共同的努力能够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宜兴市民赵先生则称赞了当前社会在残疾人接纳程度上的进步,特别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企业的就业支持;上海市民邓女士则指出,尽管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度日益上升,但误解与偏见仍不容忽视。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学子荆同学对当前有效的政策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建设、税收减免、就业扶持等。而金艾静同学则呼吁社会将关爱残疾人的行动日常化,鼓励残疾人群体勇敢面对挑战,追求梦想。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学子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也对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现状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他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并传播相关知识,以期望引起社会对残疾人群体问题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在接下来的“食力助残,真情暖人心”暑期社会活动实践团宣讲活动中,学子们将以严谨的数据为支撑,以情感共鸣为纽带,以实际行动为动力,全力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关爱。他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残疾人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潘晨茜 徐晨茜)





